第247章 深山枪声(2 / 2)

"破伤风!"于子明脸色大变,"得赶紧处理!"

王谦从急救包里找出仅剩的一点消炎粉,撒在伤口上,又给伤者灌了几口烧酒。伤者稍稍平静下来,但呼吸依然急促,脸色灰白得像死人。

"轮流背着走,"王谦当机立断,"担架太慢了。"

两人轮流背着伤者前进,速度果然快了不少。但体力消耗也更大了,走不到一里地就要换人。王谦的棉袄被汗水浸透,寒风吹来,冻得直打哆嗦。

"坚持住,"他喘着粗气对昏迷的伤者说,"马上就到屯子了..."

太阳西斜时,他们终于看到了牙狗屯的炊烟。王谦的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一步都靠意志力在支撑。于子明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脸色惨白,嘴唇都咬出了血。

屯口,杜小荷和王母正翘首以盼。见他们回来,杜小荷挺着肚子就要跑过来,被王母一把拉住:"慢点!雪地滑!"

"快叫周大夫!"王谦嘶哑着嗓子喊,"有人受伤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不一会儿全屯人都知道了。赤脚医生老周背着药箱匆匆赶来,检查后脸色凝重:"伤口感染了,得立刻清创缝合。腿...怕是保不住了。"

"尽力救,"王谦抹了把脸上的汗,"需要什么药?"

老周开出单子:"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公社卫生院才有。"

王谦二话不说,转身就要去牵马。杜小荷拉住他:"你累成这样,让子明去吧。"

"我去!"于子明已经翻身上马,"我骑术比谦哥好!"

马蹄声渐远,老周开始为伤者清创。王谦这才有机会仔细打量这个陌生猎户——黝黑的脸上布满风霜的痕迹,手掌粗糙布满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庄稼汉。他穿着件补丁摞补丁的棉袄,脚上的胶鞋已经磨破了洞。

"可怜见的,"王母叹了口气,"家里指不定怎么盼着呢。"

杜小荷端来热水,轻轻擦拭伤者脸上的血迹和汗水。伤者在昏迷中喃喃自语:"花儿...爹没事...熊胆...卖钱..."

王谦心头一酸。这大概也是个为生活所迫,独自进山冒险的父亲。

夜深了,于子明终于带着药品回来。他骑马往返六十多里,整个人都快冻僵了,但脸上却带着笑:"药来了!还顺道通知了他们屯里人!"

老周立刻给伤者注射了青霉素和破伤风抗毒素。药物起了作用,伤者的呼吸渐渐平稳,高烧也退了些。

"命保住了,"老周长舒一口气,"腿...还得看造化。"

天蒙蒙亮时,屯口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带着几个汉子匆匆赶来,一见伤者就扑了上去:"爹!"

姑娘叫李春花,是红旗屯李铁柱的独女。听她断断续续的讲述,众人才知道原委——李铁柱媳妇常年卧病在床,家里欠了一屁股债。听说黑瞎子沟有熊仓子,便冒险独自进山,想打只熊卖胆还债。

"谢谢恩人!"李春花"扑通"跪在地上就要磕头,被王谦一把扶起。

"使不得,"王谦连忙摆手,"都是猎户,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杜小荷端来热腾腾的小米粥和贴饼子,招呼李家父女和同来的乡亲吃饭。李春花饿坏了,却还先喂父亲喝了几口粥,自己才狼吞虎咽起来。

"熊胆和熊掌我们留着,"王谦对于子明说,"熊肉和皮子给李家吧。"

于子明点点头:"应该的。"

李春花听说后,又要下跪,被杜小荷拉住:"妹子别这样。你爹的伤得养些日子,就在我家住下吧。"

王母已经收拾好了厢房,王父则去邻居家借了副拐杖。红旗屯的乡亲们千恩万谢,留下些粮食和山货,答应过几天再来接人。

接下来的日子,李铁柱在王谦家养伤。老周每天来换药,杜小荷变着法子做营养餐,连杜小华和杜鹏都常来陪李春花说话,怕她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