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添丁之喜(1 / 2)

三月初八的清晨,王谦蹲在院子里,小心翼翼地用砂纸打磨着一对小小的木碗。屋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和杜小荷轻柔的哼唱,让他心头涌起一阵暖流。

\"谦儿,来搭把手!\"王父在仓房门口招呼,手里提着两条冻得硬邦邦的大鲤鱼,\"给你媳妇熬汤。\"

王谦赶紧放下木碗,接过鲤鱼。鱼是昨天刚从大泡子捞上来的,鳞片还闪着银光。他熟练地刮鳞去鳃,脑子里盘算着还要准备些什么——七爷说产妇要喝黑鱼汤补气血,老周嘱咐多吃鲫鱼下奶...

正忙活着,院门被轻轻推开,杜母挎着个盖着蓝布的篮子走了进来:\"姑爷,小荷醒了吗?\"

\"刚醒,\"王谦擦了擦手,\"娘您这么早就来了。\"

杜母掀开篮布,露出满满一篮红皮鸡蛋:\"自家鸡下的,给小荷补身子。\"她压低声音,\"双胞胎奶水要紧,我还带了点通草,炖汤喝。\"

屋里,杜小荷半靠在炕头,怀里抱着一个襁褓,另一个则躺在旁边的摇篮里。阳光透过窗纸照在她苍白的脸上,显得格外温柔。

\"娘...\"杜小荷见母亲进来,眼眶顿时红了。

\"哎哟我的闺女哟...\"杜母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轻轻搂住女儿,\"受苦了...\"

王谦端着热腾腾的姜糖水进来,见状识趣地退了出去。院子里,王母正在杀鸡,见儿子出来,擦了擦手:\"去看看你儿子,这儿有我。\"

回到屋里,王谦轻手轻脚地走到摇篮边。小家伙睡得正香,小脸皱巴巴的,偶尔还吧唧两下嘴。他忍不住伸手碰了碰那粉嫩的脸蛋,却被杜小荷笑着制止:\"别闹,刚睡着。\"

\"媳妇,还疼吗?\"王谦坐到炕边,心疼地看着妻子。

杜小荷摇摇头,把怀里的另一个孩子递给他:\"抱抱老大,比你那会儿还沉呢。\"

王谦小心翼翼地接过襁褓,像捧着什么稀世珍宝。孩子突然睁开眼睛,乌黑的眼珠滴溜溜转,竟和他对视上了。

\"嘿,这小子认得我!\"王谦惊喜地说。

杜小荷抿嘴一笑:\"净瞎说,这么小的孩子哪会认人。\"

正说着,院子里突然热闹起来。于子明的大嗓门老远就传了进来:\"谦哥!我们来看大侄子啦!\"

不一会儿,屋里就挤满了来贺喜的乡亲。七爷被让到炕头坐下,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两个银质长命锁:\"老物件了,保平安的。\"

刘长富代表青松屯送来一对虎头鞋:\"我娘亲手做的,穿上虎虎生风!\"

黑水屯的李队长则带来了一筐新鲜的山野菜:\"刚冒头的婆婆丁,清火最好。\"

老赵代表大队部宣布:\"经研究决定,给王家补助三十块钱,双胞胎嘛,特殊情况!\"

杜鹏带着屯里的半大孩子们,趴在窗台上好奇地张望。王谦干脆把两个孩子都抱到窗前给他们看,引得孩子们一阵惊呼。

\"起名了吗?\"七爷问。

王谦和杜小荷对视一眼:\"大的叫王骁,小的叫王骏。希望他们像骏马一样勇敢健壮。\"

\"好名字!\"七爷捋着胡子点头,\"赶明儿我给他们刻个桃木符,驱邪避灾。\"

中午,王家院子里摆开了流水席。王母和杜母联手做了一大锅鲫鱼汤,奶白的汤面上飘着翠绿的葱花,香气飘满了整个屯子。女人们轮流进屋陪杜小荷说话,男人们则在院子里喝酒吃肉,热闹得像过年。

\"谦哥,\"于子明喝得脸红扑扑的,\"你这下可美了,一下子来俩!\"

铁柱凑过来:\"有啥秘诀没?传授传授!\"

众人哄堂大笑。王谦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运气,纯属运气...\"

正热闹着,老周背着药箱来了,要给杜小荷检查身体。众人识趣地退到院子里,王谦则紧张地守在门口。

\"恢复得不错,\"老周出来后说,\"就是气血还有点虚,得多补补。\"

王谦连连点头:\"已经炖上鱼汤了,还有乌鸡...\"

\"光食补不够,\"老周从药箱里取出几包药材,\"这是我配的'四物汤',隔天喝一剂。另外...\"他压低声音,\"半年内别同房,双胞胎伤元气,得养透了。\"

王谦耳根一热:\"我晓得...\"

傍晚时分,客人们陆续告辞。王谦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回到屋里时,发现杜小荷已经睡着了,两个孩子也安安静静地躺在摇篮里。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炕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王谦轻手轻脚地收拾着满屋的礼物,心里盘算着明天要去大泡子捞几条黑鱼。正想着,杜小荷突然惊醒:\"孩子...孩子呢?\"

\"在这儿呢,\"王谦赶紧指指摇篮,\"都睡得香着呢。\"

杜小荷松了口气,随即皱起眉头:\"我胸口胀得疼...\"

王谦连忙去厨房端来热毛巾,笨手笨脚地帮她热敷。看着妻子因疼痛而苍白的脸,他心疼得不知如何是好:\"要不...我去请老周再来看看?\"

\"不用,\"杜小荷摇摇头,\"正常现象,娘说多让孩子吸吮就好了。\"

正说着,王骁突然哭了起来,紧接着王骏也加入了\"合唱\"。王谦手忙脚乱地抱起一个,却不知该怎么哄,急得满头大汗。

杜小荷忍不住笑了:\"给我吧,你那样抱他不舒服。\"

王谦小心翼翼地把孩子递给妻子,看着她熟练地哺乳,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感动和敬畏。

第二天天还没亮,王谦就悄悄起身了。他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看了眼熟睡中的妻儿,拎着冰镩和渔网出了门。

院子里,王父已经准备好了爬犁:\"我跟你一起去。\"

\"爹,您在家照应吧,\"王谦压低声音,\"我叫了于子明和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