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林场新政策(2 / 2)

\"别藏了,\"王谦苦笑,\"这位是林业局的杨科长。\"

让人意外的是,杨科长并没没收猎具,反而蹲下来研究那个套索:\"这设计不错啊,只套腿不伤命。\"他转向同伴,\"比咱们上次见的那个环保多了。\"

中午在溪边休息时,王谦掏出自带的干粮——烤得焦黄的狍子肉干。杨科长吃得满嘴流油,突然问:\"王同志,你觉得怎么平衡保护与狩猎的关系?\"

王谦想了想,指向远处的山峦:\"像养鱼塘。捞大的留小的,春天不捕怀崽的。\"

回屯路上,他们遇见了采药回来的王晴。小姑娘背着竹篓,里面是刚挖的黄芪。杨科长好奇地翻看,突然惊呼:\"这株起码五十年!你们不挖绝了吗?\"

王晴笑了,拨开草丛露出几株小苗:\"我们只采大的,留着小苗做种。这块药田,我太爷爷那辈就开始养了。\"

当晚的社员大会上,杨科长完全换了副面孔。他捧着王谦家祖传的《山经》手抄本,激动得手直抖:\"这才是可持续发展啊!同志们,这些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

新政策最终做了调整:北坡依然划为保护区,但允许猎户按古法限量狩猎;成立由七爷任顾问的巡逻队,王谦和赵小虎当副队长;最让人意外的是,王晴被特聘为\"民间药草普查员\",每月有十八块五的津贴。

散会后,王谦独自来到爷爷的树屋。月光透过腐朽的屋顶,斑驳地照在那本日记上。他翻到最后那页,在\"把宝贝藏在老地方\"

\"孙儿王谦,今与政府同心,共护山林。\"

远处的山梁上,白鹿的身影在月色中若隐若现。它昂首长鸣,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在回应这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承诺。

七爷的烟袋锅在黑暗中一明一灭,沙哑的嗓音哼唱着新编的小调:

\"新政策来新章程

老把式要有新脑筋

护得青山春常在

猎户代代有肉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