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林蛙风波(2 / 2)

第二天,杜小荷用新鲜林蛙熬了一锅粥。蛙肉雪白细嫩,配上王晴采的野山菇,鲜香扑鼻。王念白吃得小嘴油汪汪的,还学着蛙叫"咕呱咕呱",逗得大伙直乐。

正当一家人享用美食时,院门被敲响了。来人是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自称是广东药材公司的采购员。

"听说你们这的林蛙油品质极好?"他掏出一张名片,"有多少我要多少,价格好商量。"

王谦还没说话,七爷突然插嘴:"林蛙油?我们只卖活蛙。"

那人笑了:"老师傅别装了。一只林蛙能取三钱油,我出五十块一斤!"

王谦心头一震。这价格确实诱人,但取蛙油需要活剥林蛙,太过残忍。他正想拒绝,却见黑皮悄悄跟了出去。

傍晚时分,黑皮神秘兮兮地找到王谦:"谦哥,那广东佬有问题!"他掏出一小包白色粉末,"他偷偷往蛙油里掺这个!"

王谦沾了点粉末尝了尝,立刻吐出来:"淀粉!还掺了滑石粉!"

两人连夜带着证据去找七爷。老人家闻了闻粉末,冷笑道:"这帮奸商!掺假不说,还要败坏咱们兴安岭林蛙的名声!"

第二天,当广东商人带着合同来时,七爷当众揭穿了他的把戏。那人恼羞成怒,竟威胁要断了屯里的财路。

"滚!"黑皮抄起扫把,"再敢来,打断你的腿!"

商人走后,王谦提议:"咱们自己加工蛙油,直接卖到省城去,省得被中间商坑。"

七爷点头称是,还让王晴把祖传的取油技法改良——不用活剥,而是用银针引导林蛙自行分泌油脂,取完后还能放生。

这法子虽慢,但更人道,而且油脂纯度更高。杜小荷试着用新法取的蛙油炖了一锅鸡汤,香气飘得半个屯子都能闻到。

王念白捧着碗喝得呼噜作响,最后小肚子鼓得像只小青蛙。杜小荷笑着戳了戳:"别撑着了,跟个小蛤蟆似的。"

夜深人静时,王谦来到溪边放生最后几只取过油的林蛙。月光下,蛙群"扑通扑通"跳回水中,很快消失在荡漾的涟漪里。

远处的沼泽地又响起熟悉的"咕呱"声,此起彼伏,宛如一首春天的赞歌。王谦知道,只要守着规矩,这歌声年年都会响起,生生不息。

七爷的烟袋锅在黑暗中明明灭灭,老人家哼唱着新编的护蛙谣:

"林蛙咕呱叫春天

只取三分留七分

莫学奸商坏心肝

要给子孙留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