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轮亦是轮到光明佛教立论。
但是看着对面半大的孩子,总有种自已在以大欺小的感觉,这让神悟眉心微微一簇。
“这位师弟,还是你先请吧。”
闻言,众人无疑不惊讶。
谁都清楚,在辩经台上抢占先机有多重要!
先立论者能率先掌握整场论辩的先机,让对方的思路不得不跟着自已走。
后者若想抢回话语权,不知要多费多少气力。
神悟竟肯将这般优势拱手让人,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光明佛教的人满脸自得。
“神悟师姐这般礼让弱小,正是我教‘慈悲为怀、宽和待人’的传承所在!”
“是极、是极!”
周遭立刻响起一片附和:
“我光明佛教行走世间,向来以仁厚为根,便是辩经场上也不失这份气度,这才是正道该有的模样!”
......
三言两语间,竟是直接定下这场胜负。
他们都认为觉尘实在弱小,不配让神悟谨慎对待。
方才那声礼让,不过是强者对弱者的体恤,是教派气度的彰显。
至于论辩本身,根本无需多虑。
白莲佛教众弟子听着对面那番自鸣得意的论调,皆是摇头不屑、冷笑连连。
“这论辩还没开始呢,他们倒先忙着庆祝起‘胜利’来了?”
“也不怕大话先说出口,待会儿收不回去!”
有人撇撇嘴:“我瞧着觉尘师弟绝非哗众取宠之辈,他既然敢登上辩经台,那必然是心有成算的。”
此话引起不少人附和。
“没错,我也看好他!”
......
议论声中的觉尘,并无众人预想中的受宠若惊,只波澜不惊地应道:“多谢师姐美意,还是按流程来吧。”
神悟见他并不领情,也不再多言。
而是立刻开口立论:“缘起是生死流转的根源,解脱需断尽缘起链,证得‘诸法无我’的寂灭境。”
她语调沉稳,缓缓引经佐证:
“《长阿含经》有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十二因缘如锁链环环相扣,从无明起,至老死终,正是众生沉沦生死的根由。”
“唯有观照‘诸法无我’,断除无明根本,灭尽这缘起之链,方能脱离轮回苦海,证得究竟解脱。”
一番话引经据典,逻辑严密。
将光明“断灭缘起以求解脱”的主张阐述得清晰透彻,台下光明佛教弟子纷纷颔首,目光中满是钦佩。
觉尘始终垂眸静听。
他一边听一边思考,等神悟说完之后,心中已有了对策。
这是一场关于“缘起与解脱”的辩论,觉尘很能理解神悟的观点,因为他也曾是光明佛教的弟子。
正所谓: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觉尘开口反驳对方的观点:“师姐所言,尘不敢苟同。”
神悟垂眼俯瞰他:“喔?”
“缘起性空,解脱不在‘灭缘起’,而在‘了缘起’,于缘起中见空性,即得自在。”
觉尘目光扫过台下众人,缓缓说道:“《楞伽经》言:‘缘起即空性,空性即缘起,此二无差别,是为中道义。’”
“缘起本无自性,故无需刻意断灭。”
“若能悟入‘缘起性空’,知一切流转皆如梦幻,虽处缘起而不被其缚,便是解脱。”
台下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