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炼毒(1 / 2)

次日天未亮,叶之玄早已整理好衣袍,他驻足在封不平的床前,出神地看着昏迷不醒的封老,在深吸一口气后便离开了房间。

刚到药庐,叶之玄便闻阵阵异香——不是寻常药草的清苦,而是带着一丝甜腻的诡谲气息,吸入肺腑竟让指尖泛起微麻。

“进来吧。”药庐内传来毒圣的声音。

叶之玄推门而入,只见屋内货架上摆满了琉璃药罐,罐身贴着朱砂写就的标签,“腐心草”“噬骨花”等名字看得人脊背发凉;中央石台上,数十种毒虫被置于玉盘之中,正相互噬咬,渗出的毒液在盘底凝成暗紫色液珠。

毒圣端坐于石台旁,指尖捏着一根银簪,正从一只通体雪白的蜘蛛腹中挑取丝状物:“想学毒,先得识毒。你且看这‘雪线蛛’的丝,看似柔软如棉,实则沾血即溶,能顺着血脉钻进心脉,三日之内便让人心脉腐坏,却无半点外伤。”

叶之玄凝神细看,将银簪上的蛛丝与丹道知识对比:“师父,此蛛丝若以文火淬炼,再混入‘清灵草’汁液,是否能中和其毒性,化作疗伤的凝血药?”

毒圣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颔首:“倒有几分炼丹师的机灵。毒与药本是一体两面,就像这‘腐心草’,直接服用可断肠,但若以天池水浸泡七日,再搭配‘玉髓灵芽’入药,便能解百毒。”说罢,他将一本泛黄的《毒经》递来,“这个里面记载上百种剧毒的性状与解法,你且先记下。”

叶之玄接过《毒经》,翻开第一页便是雪线蛛丝,上面有关于这种毒药的详细记载。

“用毒可以分为很多种,有些毒要吃了才会毒发,有些毒要触碰到才会毒发,而有些毒只要闻一闻便会毒发,更有的毒能直接随灵力倾入武者体内,令人防不胜防。”毒圣抬起手来,手中一缕缕青烟飘起,“如果哪一天,你能在不知不觉中给我种下你的毒,那你也就出师了。”

叶之玄翻看着手中的《毒经》,不禁一笑。

毒到如今的毒圣,不知要到何日才能出师。

接下来的日子,叶之玄彻底沉浸在毒道的世界里。白日里,他跟着毒圣在药庐辨识毒物,学习用不同手法萃取毒液——有时需以灵力催动冰焰,将毒草炼化成透明毒剂;有时要亲自喂养毒虫,观察它们毒液的变化;甚至要以身试毒,再凭自身丹术与毒圣所传的解毒法自行化解,每次都弄得浑身冷汗,却让他对毒的理解愈发深刻。

炼毒与炼丹本就相关。

从原料来看,二者本就同源。炼丹需采天地灵植、异兽精血,讲究“药性相生”;用毒亦需取剧毒草木、毒虫毒液,追求“毒性相济”。正如“玉髓灵芽”既能入丹滋养灵根,其根茎若经腐土浸泡七日,便会生出麻痹神经的毒质,可炼“锁魂毒”;“清灵草”是炼丹常用的清心辅料,但若与“雪线蛛”丝同煮,便能催生出腐蚀灵力的“蚀灵水”。

叶之玄初学时曾惊叹:“昔日入丹的灵草,今日竟成了炼毒的主材?”

毒圣却笑:“灵植本无‘药’‘毒’之分,不过是修士借灵力催发了它不同的属性罢了。”

火候的掌控,更是二者共通的关键。炼丹需“文武火交替”,文火温养药性,武火淬炼杂质;用毒亦需精准控火——炼“化骨瘴”时,需以月华引动的阴火慢烘,若火温过盛,瘴母便会化为灰烬;制“锁灵毒丹”时,需先以炼丹的文火将毒液与丹粉融合,再以毒道特有的“寒焰”锁住毒性,稍有差池便会毒力外泄。

二者的终极目标都是“作用于灵力”。炼丹是“增益灵力”,或修复灵根,或提升修为,是将天地灵气转化为修士可用的“助力”;用毒则是“破坏灵力”,或麻痹经脉,或腐蚀灵根,是将毒物之力转化为针对修士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