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赵小丽没有犹豫,干脆利落地吐出一个字。
她的反应,平静得超出了兰姐的预料。
兰姐准备好的一肚子话,比如“要是做不出来就别浪费大家时间”,此刻都堵在了喉咙里,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孩,和之前那些一被拒绝就脸色涨红、或者喋喋不休解释自己设计理念的人,完全不一样。
她好像早就料到了这个要求。
“一周。”赵小丽看着她,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周之后,我带着样衣过来。”
她不仅接受了考验,还自己定下了期限。
这已经不是自信了,是挑战。
兰姐环抱的双臂,不自觉地松开了些。
她重新打量着赵小丽。
简单的亚麻小西装,里面的白衬衫领口干净挺括。整个人透着一股利落劲儿,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可以。”兰姐缓缓点头。
“我等你。”
“告辞。”
赵小丽收起画稿,没有多说一句废话,转身就走。
清脆的风铃声再次响起。
她来时,这声音是序曲;她走时,这声音是战鼓。
兰姐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目光落回到桌上那张画稿上。
改良的旗袍,靛蓝的布料。
画稿的右下角,有一个小小的签名。
“Z.x.L.”
……
走出兰心小筑,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赵小丽深吸一口气,胸口那股被压抑的兴奋,终于翻涌了上来。
样衣。
她就知道,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像兰姐这样的人,见过的画稿比她吃过的米还多。
空口白话,永远比不上一件实实在在、可以触摸的衣服。
这是最合理的要求,也是最难的一关。
她快步走到车边,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里很安静,和外面嘈杂的蝉鸣声隔绝开来。
赵小丽没有发动车子,她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脑子里开始飞速运转。
样衣,需要三个要素。
面料,版型,做工。
面料不是问题。她可以直接联系陈老板,三百米的起订量,先拿几米布料做样衣,他没理由不答应。
版型,画稿已经有了,但从平面的图纸到立体的衣服,还需要打版。
最关键的,是做工。
也就是,一个手艺精湛的样衣师傅。
兰心小筑里卖的那些衣服,她刚才仔细看过。
走线工整,锁边细致,连一颗纽扣的缝法都极其讲究。
能被兰姐看上的做工,绝不是普通裁缝店能做出来的。
她需要一个真正的大师傅。
一个能将她的设计,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百二十呈现出来的人。
去哪里找?
她第一时间想到了母亲。
以母亲的人脉,找一个顶尖的裁缝师傅,应该不难。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就被她立刻掐灭了。
不行。
如果连一个样衣师傅都要靠母亲来找,那她和兰姐谈的“合作”,就成了一个笑话。
她凭什么说要与人“并肩作战”?
她凭什么要“相互成就”?
梁文浩为她安排了车,是为她节省时间成本,让她专注于专业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