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再添助力(2 / 2)

电话挂断。周文立刻在内部通讯录中查到了“楚涵”的名字、办公室电话和内部邮箱。他并没有立刻联系,而是首先通过加密渠道,向云峡的老部下发出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查询指令:“速查江泉市卫健委信息中心副主任楚涵详细背景履历,重点:业务专长、性格特点、人际关系、有无特殊经历。”

一小时后传回了关于楚涵的信息,内容简洁却犀利:

“楚涵,女,38岁,医学信息学硕士。原省疾控中心信息部技术骨干,业务能力突出,性格耿直,因三年前坚持上报某疫情数据与直属领导发生冲突,被边缘化,后调至江泉市卫健委信息中心任副职,分管数据质量管理与技术标准。在市卫健委系统内被视为‘技术痴人’,不善钻营,因过往经历对数据真实性与程序正义有近乎执念的坚持。与现任卫健委主要领导关系平淡。可信度评估:较高(基于其专业信念与过往经历)。”

周文看着屏幕上的文字,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刘玉凤果然厉害!她没有推荐位高权重者,也没有推荐八面玲珑之人,而是推荐了这位身处边缘、却技术过硬、且对数据造假有着切肤之痛的技术型干部。楚涵的职位恰好能接触到卫健系统的核心数据,她的专业信念决定了她是潜在的合作者,而她相对孤立的处境又降低了暴露的风险。

这是一步妙棋。以“技术标准对接”为名,与楚涵建立联系,合情合理,不易引人生疑。

次日一早,周文用办公室座机,直接拨通了楚涵的电话。

“楚主任您好,我是市公安局周文。”

“周副局长您好!”电话那头的女声果然如资料所述,干脆利落,略带技术人员的直接,少了许多官场寒暄,“接到办公厅通知了,您这边是关于数据接口标准的事情?”

“是的,打扰您了。”周文语气平和专业,“我们局里正在推进警务数据平台升级,需要强化与卫健系统,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数据交换的规范性和效率,想向您专门请教一下现行的数据交换协议、校验规则和质量控制流程,不知您什么时候方便,我们技术团队可以过去一趟当面交流?”

他提出的问题完全在其职权范围内,且关乎公共安全,理由充分正当。

楚涵显然对技术话题更感兴趣,立刻回应:“没问题!这是大事,数据标准必须统一,流程必须规范。我看…今天下午三点我这边会议室空着,您方便吗?”

“可以,那就下午三点,我带科信支队两名技术骨干过去拜访您。”周文顺势约定。

“好,届时详细聊。”楚涵干脆地挂了电话。

下午的会面在市卫健委一间小会议室进行。周文只带了两名真正专注于技术的科信支队工程师。会谈全程围绕枯燥的技术细节展开:数据元标准、交换格式、加密方式、日志记录规范、异常数据处理机制…楚涵讲解投入,知无不言,展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

会谈结束时,周文看似不经意地提了一句:“楚主任,规范确实很重要。特别是数据源头和传输过程的真实性保障,是后续所有应用的基础。我们平台巡检有时会发现一些历史数据流存在校验失败或逻辑异常,追查起来很麻烦,要是能有一套更完善的追溯机制就好了。”

楚涵闻言,眉头立刻蹙起,像是被触到了最在意的点:“没错!数据真实性是生命线!我们这边也一直在推动全流程质量管控,但有些历史遗留问题…唉,确实存在一些数据上报流程不规范,甚至…”她似乎意识到失言,猛地收住话头,略显尴尬地推了推眼镜,“总之,周副局长你们重视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们需要多加强这方面的协作监督。”

周文心中了然,不再多问,微笑着伸出手:“非常感谢楚主任今天的专业指导,收获很大!后续具体的技术对接,就让我们工程师直接和您联系。”

“好的,随时沟通!”楚涵用力握了握手。

离开卫健委大楼,周文知道,一座隐秘的、以技术为名的桥梁已经悄然架设。楚涵,这位被刘玉凤精准推荐的“技术痴人”,将成为他在卫健系统数据迷宫中一位可能的关键引路人。虽然前路依然布满荆棘,但第一块坚冰,已然在专业的外衣下,被悄然凿开了一丝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