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明末少年 > 第423章 丈量南京城

第423章 丈量南京城(1 / 1)

万事开头难,我也不想和他们计较这些,再难的事做了再说,不能畏首畏尾的不去做,于是晚饭也没有出去吃,只是让店家送几个家常菜到房间里,不一会阿婆就带着伙计把饭菜送了上来,“客官,您瞧这,春味刚冒头,小店给您送到客房的餐食也带着些时令气。主食是一碗温热的糙米饭,颗颗分明管饱,若您旅途劳顿想换口软和的,也能给您换碗熬得稠滑的米粥,再搭块咸口米饼,方便您后头赶路时揣着垫肚子。家常菜是当季的荠菜炒豆干,荠菜嫩得很,混着豆干的香,下饭正合适;另外给您配了碟盐水煮河虾,这时候的河虾最鲜,不用多调料就透着甜;还有一小碟酱萝卜,脆生生的解腻。都是些家常吃食,您旅途辛苦,快趁热用。”

看着桌上的饭菜,孙铁臂和另外两个护卫都傻眼了,菜都是用碟子装的,盛米饭用的碗比喝酒的酒杯也大不了多少,桌上所有的吃食给孙铁臂一个人吃也只是够垫肚子的,我一看孙铁臂他们的神情赶紧道:“阿婆,我这几个兄弟都是大肚汉,你让厨房用三斤米蒸米饭,所有米饭都送上来,另外再上三斤的猪头肉,没有的话三斤重的烤鸭也行,”我这话没把这位阿婆给吓着,只听到她嘟哝道:“你们这些老侉子都是饭桶啊,挣点钱不容易,不打算带回去养老婆孩子了?”孙铁臂一听这话就有点不高兴了:“阿婆,你按我们说的去准备,我们不会少你钱的,”

第二天一早,我携带孙铁臂早早地出了门,寻到巷口一家早点摊。木桌凳泛着油亮的包浆,摊主是个扎青布围裙的汉子,竹蒸笼正冒着滚滚热气,裹挟着鸡汁汤包的鲜醇味儿漫到鼻尖。孙铁臂粗声唤来一笼汤包,又要了两碗皮肚面——面汤清亮,炸得金黄的皮肚吸满汤汁,配上青菜、猪肝,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我捏起一枚汤包,先咬开小口吮尽鲜汁,肉质紧实的肉馅混着姜葱香在舌尖散开,再就着脆嫩的腌雪菜,恰好解了晨寒。邻桌挑夫正捧着碗吃蒸儿糕,白米糕裹着豆沙馅儿,甜香混着摊主吆喝“糖芋苗嘞”的调子,孙铁臂吸溜着面条,指了指对面铺子挂的“鸭血粉丝汤”幌子,低声问:“要不要再添碗热汤,”我没好气地道:“以后我们天天出来吃,每天都吃不重茬的,今天就算了,”孙铁臂低头吃面条,眼睛还偷瞄对面的鸭血粉丝汤。

走在街上,看着这陌生的城市,我突然有了和前世做销售代表的感觉,公司派我到一个陌生城市拓展业务,和现在的情况太像了,记得前世第一次去陌生的城市拓展业务,白天也是出去熟悉一下环境,晚上回去不记得路和宾馆的名字了,只是记得大概那个范围,一直找到夜里十二点才找到自己住的宾馆,切肤之痛啊,以后出差住宾馆我都是把宾馆的名片揣兜里,这次我也是把我们住的“平安栈”反复在心里默念了十遍。

从巷口出来先踏过朱雀桥,青石板路被往来马蹄磨得光滑,桥边摊贩正摆开竹筐,里面盛着刚采的雨花石,色彩斑斓引得路人驻足。沿秦淮河畔的贡院街往前走,两侧皆是黛瓦木楼,绸缎庄的伙计站在门口招揽生意,染着宝蓝、绯红的布匹在风里飘摆;转角处撞见一家书坊,门板上贴着新刻的话本,几个书生围着掌柜争论剧情。再往西北行至三山街,这里热闹更甚,粮店的伙计扛着布袋穿梭,油坊飘出的芝麻油香混着相邻糕点铺的桂花糕甜香;偶尔有巡城的兵丁迈着整齐步伐走过,腰间佩刀碰撞发出轻响。午后转到中华门附近,城门洞下聚集着挑担的货郎,有卖糖画的用铜勺在青石板上勾出龙凤,孩童围着拍手;跟着人流走了段小巷,墙根下有老妪坐着纳鞋底,见我探头张望,笑着指了指前方“状元楼”的酒旗,所在往前便是夫子庙。待到夕阳西斜,摸了摸记满街巷名字的纸条,望着街边灯笼次第亮起,才循着来时记下的“柳树巷”“胭脂河”标识,慢慢往住处走去。

回到平安栈,孙铁臂大喊道:“这逛一天街真比打仗都累啊,吃饭还是让店家送到屋里,我是不想出去吃饭了,”刚好胡高义他们也是刚回来,他们像喝茶的时候,茶壶里的水早就让孙铁臂一口气喝光了,只好请店家重新上一壶,一杯茶下肚,心里才平稳下来,苏文清问:“公子,你们今天有没有收获?”我还没说话孙铁臂就揭底了:“今天光走路了,路上遇到当官的人家都不用正眼看我们,这怎么能搭上关系,”这孙铁臂真不是东西,在我的下属面前揭短,不是让我的威信扫地吗,难怪忠直的人都没有好下场,一句话把我都得罪了,他自己还浑然不知,算了,不跟他计较,我言不由衷地道:“我们今天只是熟悉一下环境,你们有没有收获?”胡高义道:“今天牙人带我们在城里看了几个院子,城里的院子太贵,院子还小,明天打算看看城外的房子,”苏文清道:“公子,我觉得我们要在龙关江码头附近开个茶馆,作为联络点,也方便听到各种消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点我就是没想到,果然大事都是集中团队的智慧才能办成,我赶紧道:“苏师爷这个提议好,你们一边找住的地方,一边找看看有没有茶馆要往外兑的,”得到我的肯定,苏文清满脸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