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明末少年 > 第514章 全府推行农会

第514章 全府推行农会(1 / 1)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走遍了德安南部和孝感的十几个村子。在李家坳,我们遇上了藩王的庄丁正在抢粮,十几个庄丁拿着棍棒,把佃农们的粮袋往马车上扔,一个老妇人抱着粮袋不肯放,被庄丁一脚踹倒在地。我当即下令:“拿下这些庄丁!”孙铁臂带着民兵冲上去,没一会儿就把庄丁们捆了个结实。佃农们看着被夺回的粮食,又看了看被捆着的庄丁,眼里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在成立乡农会那天,孝感县的十几个村子来了上千人,他们举着锄头、镰刀,在乡农会的牌子前宣誓:“同心协力,夺回土地,反抗藩王,永不退缩!”我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只要唤醒了民众,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接下来,我把带来的两千辅兵,分成五人一小队,每个小队进驻一个村子,帮助每个村成立农会,把藩王的土地都分给每个村的农会,按照每个人分三亩地的标准,大村分的地多,小村分的地少,这些辅兵原来都是三潭寨附近农会的民兵,对如何搞农会都有经验,很快就占领了藩王在这些地区的农庄,把农庄里的财物收归农会集体所有,把庄头和庄丁打一顿后驱逐出境,每个农会的人口、田地和牲畜都登记造册,农会相互之间的土地边界都打入木桩标记,然后在佃农里选出德高望重的人担任会长等职务,抽调青壮成立民兵队,有敌人来犯就敲锣然烽烟,相邻农会的民兵必须赶过来支援,并及时向独立营汇报,请求独立营过来支援。

各小队在农会里一待就是好几天,五名军代表分到各村的那天,德安府南部的村子像炸开了锅。张家庄的佃农们围着军代表周虎,眼神里满是期待又带着几分茫然——他们种了一辈子藩王的田,从没敢想过能自己管地、选领头人。周虎把村民们召集到老槐树下,从背包里掏出几张糙纸,用炭笔在上面画了个简单的表格:“乡亲们,选农会干部,得选咱们信得过、肯做事的人,不是看谁嗓门大、谁家地多。”

他先把村里的成年男女名字都写在纸上,然后念一个名,让大家举锄头投票:“王阿公年纪大,办事公道,谁赞成他当农会会长?”人群里“唰”地举起一片锄头,王阿公愣了愣,眼圈瞬间红了。接着选副会长、农业副会长、记工员,李二柱因为敢跟庄丁硬刚,又年轻力壮,高票当选副会长兼民兵队长。当选的干部们站在槐树下,手里攥着周虎写的“农会干部职责清单”,激动得手都在抖。

农业生产是头等大事。军代表赵海带着土地管理员丈量田地,用绳子量、用脚步测,把村里的五千二十亩地按肥力分成三档,登记在“农会土地册”上。“农业副会长要带着大家计划好一等田种什么,二等田种什么,三等田种什么,每天需要多少人出工,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好大家合理的休息时间。”赵海指着田地对大伙说,“以后大家都是土地的主人,要提醒干部不要耽误了农时,该浇水、施肥、除草都要及时提醒,遇到偷盗和破坏要勇于站出来斗争。”佃农们围着土地册,看着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田地上,有人忍不住伸手摸了摸纸页,像是在确认这不是梦。

记工和分配更是佃农们关心的事。军代表孙明教记工员记账的办法:在技工本上写上着村民的名字,每天上工后,就在名字后面画个记号,下工时核对。“谁每天出工,做一个记号;谁偷懒缺勤,就画个叉,月底算总账。”孙明还在村里晒谷场边搭了个“奖惩栏”,比如李二柱带头开垦荒地,一个月出工三十天,栏上贴了张红纸条表扬他;若有村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要在栏上贴了黄纸条提醒,月底分粮时少分了半斗。这下,村里的人都卯足了劲上工,连以前爱偷懒的汉子,都早早扛着锄头下了地。

发展副业的点子,是军代表吴强想出来的。他看到村里妇女们都会纺纱织布,就把大伙召集起来,成立了“纺织工坊”,用农会存的粮食换了些棉花,用农会的名义借贷买来织布机,教大家织更细密的布。“织好的布,一部分给民兵做衣服,剩下的拿到集市上去卖,换些盐、铁回来。”吴强还带着大伙在田埂边种上桑树,准备养蚕,“等蚕结了茧,缫成丝,能卖更多钱,咱们农会的日子就能越来越好。”村里的妇女们围着纺织机,手里的梭子飞快地穿梭,脸上满是笑意——她们以前只能靠给人缝补换点零花钱,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营生。

民兵训练更是不敢怠慢。军代表郑强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他把村里的三十多个青壮分成三个小队,每天天不亮就带着他们在晒谷场训练。“先练队列,再练刺杀、摔跤,咱们没多少刀枪,就得靠拳脚硬。”郑强拿着一根木棍当长枪,教大家刺杀动作,“面对庄丁,要敢冲、敢打,还要会躲,别硬碰硬。”李二柱学得最认真,每天练得浑身是汗,晚上还带着民兵在村里巡逻。

没过两天,藩王的武装就来了。八十多个庄丁拿着刀枪,气势汹汹地往张家庄扑来。李二柱赶紧派人去附近的李家坳、王家村求援,自己带着民兵在村口设下埋伏。庄丁们刚到村口,就被民兵扔出的石头砸得晕头转向,接着,李家坳和王家村的民兵也赶了过来,两边夹击,庄丁们吓得魂飞魄散,扔下刀枪就跑。这一战,民兵们缴获了二十多把刀、五杆长枪,还抓了十几个壮丁。

战后,三个村的农会在张家庄开了庆功会。军代表们看着互相道贺的民兵和村民,笑着说:“咱们只要团结一心,就不怕藩王的反扑。以后,咱们还要帮更多村子建立起农会,让德安府的佃农们都过上好日子!”月光下,农会的牌子被照得格外亮,佃农们的笑声和口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