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这些条件,我考察了三潭寨周边所有地方,最后选择了寨东北侧“泗河支流台地”,从三潭寨东北门出发,沿山间小道行约1.5里,找到泗河某条支流的二级台地,高于河床1-2米,避免汛期被淹。优势是:泗河支流常年有水,水质较清,能满足打铁淬火的高频用水需求,且台地地形便于挖渠引水。东北侧多“疏林地”,树木密度适中,既能就近砍伐木材烧炭,又不会因密林遮挡视线,方便警戒。背靠低山,面朝三潭寨,敌军若从汉江方向来犯,低山可阻挡其进攻路线,工坊能快速得到寨内支援。这里就是三潭寨兵器工坊了,
有了选址,就开始筹备建设三潭寨兵工厂了,独立营是张献忠挥下安西军的下属部队,不像是大同军,我自己一拍脑袋就可以定下来,我首先要得到李定国的支持,一转眼也有十多天没见到李定国了,也很有必要汇报一下独立营的情况,这日,我和孙铁臂带着几名护卫就赶往涢水河畔李定国的驻地,也就是大半天的路程,一早出发,刚好赶到那里吃午饭。
山间还裹着料峭寒意。我身披皮甲,身后跟着腰挎环首刀、满脸胡茬的孙铁臂,踏着泥泞走进李定国的安西军大营。帐外卫兵见是独立营统领,抬手放行,帐内气氛肃穆,已围坐着几位核心将领——主位上是身着青布袍、面容沉稳的李定国,左侧坐着满脸倨傲的监军王尚礼,右侧是先锋统领王自奇与后营统领贺九仪,三人皆目光锐利地扫过我们。
“末将参见将军!”我与孙铁臂双手抱拳。李定国抬手示意免礼,声音温和却带着威严:“三潭寨战况如何?你部能守住那处要地,已是大功。”
我直起身,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布防图,展开铺在案上:“回将军,自月中拿下三潭寨后,末将已肃清周边地主豪绅,各个村庄都建立农会,农会掌管原来地主的土地和生产,农会还组织起民兵,农忙务农,战时为兵,有农会的地方就是官府的禁区,只接受我们起义军的领导。如今寨内粮草可支撑三月,但兵器短缺——将士手中长矛多是削木为杆,仅前半段包铁,箭矢更是不足千支。此次前来,是想恳请将军准许,在三潭寨建一座小型兵工厂,补足兵器缺口。”
话音刚落,监军王尚礼便冷笑一声,手指叩着案几:“荒谬!安西军主力尚在与明军周旋,粮草、工匠本就紧张,凭你一个独立营,也敢要资源建兵工厂?三潭寨不过是个弹丸之地,若明军来攻,兵工厂难道不是给敌军送物资?”他是张献忠派来的监军,向来注重把控资源,对偏师的请求多是驳回。
先锋统领王自奇也跟着点头,语气带着不屑:“王监军说得对!你部才几百人,守寨尚且勉强,哪有精力管兵工厂?再说,铁矿、木炭从哪来?总不能让主力给你送吧?我部前锋还缺一批马刀,资源该优先给一线作战部队。”
后营统领贺九仪则皱着眉,语气稍缓却依旧反对:“我倒不是反对建工坊,但如今局势不稳,三潭寨东侧就是汉江,明军水师随时可能北上。若兵工厂建在那,一旦遇袭,工匠跑了、设备毁了,岂不是白折腾?不如等站稳脚跟再说。”
帐内气氛瞬间凝重,孙铁臂攥紧了腰间的刀,想开口反驳,却被我用眼神按住。我上前一步,指着布防图上泗河支流的位置,声音沉稳:“三位将军顾虑,末将明白,但请听末将细说——首先,资源不用主力调拨。三潭寨东北泗河支流沿岸,已探明两处露天铁矿,纯度虽不算顶尖,但足够打造长矛、箭矢;周边疏林地盛产栎木,烧炭自用绰绰有余,流民中还有三位曾在官窑烧过炭的老工匠,燃料不成问题。”
我顿了顿,看向王尚礼:“至于监军担心的‘资敌’,末将已选好厂址——泗河支流的二级台地,背靠低山,仅南侧通寨,只需修一道木栅栏、派五十人警戒,便能守住。且工坊会建在台地高处,即便明军来攻,烧不掉、带不走,最多是暂时停工,何来‘资敌’一说?”
接着,我转向王自奇:“先锋统领说资源该优先一线,可独立营守住三潭寨,就是在郧阳给安西军扎下一颗钉子。若兵工厂建成,每月能造长矛两百支、箭矢五千支,不仅能自给,还能支援主力前锋——末将愿立军令状,工坊建成后,头三个月,每月给先锋营送五十支马刀、一千支箭矢,这难道不是给一线添助力?”
最后,我看向贺九仪,从怀中掏出一份农会名册:“后营统领担心工匠流失,末将已给周边的佃户都编入农会,承诺工坊工匠每月比普通士兵多领半斗米、二两盐。他们都是逃荒来的,有了安稳日子,怎会轻易跑?况且工坊建在寨外台地,与寨内互通消息,一旦有明军动向,能立刻把工匠撤回寨内,安全有保障。”
帐内静了片刻,李定国一直沉默着听,此时终于开口,手指在布防图上的泗河支流处轻点:“你说的铁矿、工匠,可属实?”孙铁臂立刻上前一步:“回将军,末将亲自带人设探过铁矿,也和工匠聊过,句句属实!”
李定国抬眼看向三位反对的将领,语气坚定:“独立营守三潭寨,已显能力。如今有铁矿、有工匠,还能自给自足,甚至支援主力,为何不建?王监军,资源不用从主力调,便不算占用军饷;自奇、九仪,他愿立军令状支援前锋、保障工匠安全,这份担当难得。”
他转向我,目光锐利却带着信任:“本将准了!给你调二十名熟练铁匠、十辆牛车,再拨三百斤火药——记住,兵工厂要尽快落地,造出的兵器,既要守好三潭寨,也要记得给主力添力。”
王尚礼还想再说,却被李定国一个眼神制止。王自奇与贺九仪对视一眼,也只能点头认可。我再次单膝跪地,声音洪亮:“末将领命!定不辱将军所托,三个月内,必让兵工厂出活,为安西军添锋刃!”
帐外春寒料峭,可我心中却燃着一团火——有了安西军的支持,三潭寨的兵工厂,定能成为安西军的“铁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