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宿缘之命运 > 第365章 出游(大宋遗风)

第365章 出游(大宋遗风)(2 / 2)

雍正九年由总督田文镜主持,将贡院迁至上方寺南新址。

乾隆十五年,弘历下江南,路经开封。巡抚鄂容安为了接驾,将巡抚衙署改建为行宫,巡抚署搬到按察使司署,按察使司署搬到大道宫,大道宫的道士们移至万寿宫继续布道,并改名为万寿观,把大道宫供奉的真武铜像移入万寿观中。

嘉庆二年曾特诏各直省将储的闲款,葺修神祠。河南布政使马慧裕认为神道设教,亦所以奠安斯民,而龙亭实省会之望,尤不可缓。嘉庆五年即对万寿观作重点修葺。本着仆者起之,坏者易之,漫患者黝垩之,俱仍其旧而不改作的原则,在64级蹬道下部,新筑一个一丈六尺的台基,建真武殿三间,将真武铜像移此殿奉祀。像后悬画坎,意以导昆仑之源。龙亭大殿高12米,亭内正中立一巨碑,名“五岳真形”,上悬太极,以应中天房、心二宿。午朝门前还增牌坊一座,上书“拱岳带河”。嘉庆十七年督学姚文田对马慧裕的改建十分不满,再次改修,把“拱岳带河”改为“万寿无疆”四字,把“五岳真形”碑移至台下东跨院,大殿正中仍供奉清帝万岁牌位。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十九日夜,东北风大作,声如雷鸣,将大殿刮倒。祥符县令于台上建一六角山亭。由下望之,如锥卓空,下大上小,比例失调,很不雅观。咸丰六年布政使瑛仍按旧制建成面阔九间的大殿。大修后的龙亭及其布局由南向北,最前为万寿无疆坊。坊前左右有石狮一对,但座已淤没。过牌坊直至龙亭大门前约二里许,两旁积水一望无际。大门面阔三间,黄琉璃瓦顶,黄土涂墙,四周朱柱飞檐。进大门后迎面是一座高2丈的照壁,中间启圆顶门洞。大门内外皆朱柱丹檐,夹壁东、西有两掖门。过掖门有东、西庑各五间。正北高处即龙亭,仰望如天梯,石蹬两旁青石栏杆,当中蟠龙盘绕,自下而上历15级至真武殿,过殿后历47级至顶,上建黄琉璃瓦重檐大殿九间。基高5尺,石阶七级,四周设朱柱,如游廊。殿外台基四周绕以花墙,殿内供皇帝万岁牌位。花墙东开一门,顺门东去而下有一土山,山腰有三个砖洞,一个封闭,两个内有刻石六方,多为万寿宫告成诗赋。洞前有吕仙殿三间,东南有火神庙三间,殿立五岳真形碑。戏院有正房三间,西房二间,称为官厅。

民国十一年冯玉祥第一次主豫时来开封,即将龙亭贯穿南北的驰道以兵广之。并拆去万寿观牌坊,逐散道士,打毁吕祖庙及火神庙中的泥胎神像,未及修建,即被调离汴京。民国十四年,督军胡景翼对驰道进行增修,将龙亭东西两侧的上下蹬道改建为砖砌台阶,东侧山丘上修四方亭一座,并命名为龙亭公园。民国十六年冯玉祥二次来豫主政,改龙亭公园为“中山公园”。在南面的牌楼式石柱大门中,横额书写“中山公园”四字;东柱书题“遵守总理遗嘱”;西柱书题“实现三民主义”;另东横额书“自由”二字;西横额书“平等”二字。过了牌楼,为长180丈、宽2丈的马路,路北端是一座单檐硬山西阔三间的大门,门内照壁前新建纪念碑一座,高二丈余,上书“革命殉难者烈士暨阵亡将士纪念碑”,碑阴题曰“精神不死”四字。民国在照壁后,真武殿废址前,树立孙中山先生铜像一尊,台上大殿为中山俱乐部。至此,公园已初具规模。

中山公园有所变更,原牌坊东额改“自由”为“天下为公”;改西额“平等”为“民众乐地”。龙亭大殿正中悬挂孙中山遗像,其旁悬挂革命先烈遗像多幅,东跨院设无线电台,西跨院设河南古迹研究会、国术馆等。

开封沦陷,伪政府曾在龙亭各处,一度恢复神庙,利用宗教来毒化人民。

伪教育厅在龙亭设立新民教育馆,改中山公园为新民公园。

战争胜利后,刘茂恩将龙亭大殿改为忠烈祠,在大殿内置张自忠等66位抗日将士牌位,并立碑记述这次改建经过。原先照壁前的纪念碑,已被拆毁。龙亭已遭受严重破坏,龙亭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正式命名为龙亭公园。

龙亭公园地处中原腹地,豫东大平原、黄河下游大冲积扇南翼,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龙亭公园建于六朝(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及金朝)皇宫的遗址之上,以金碧辉煌、气势雄伟的龙亭大殿为主,由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照壁、朝房等清朝万寿宫建筑群组成。

龙亭公园占地面积1038亩,其中水域面积(包括杨、藩二湖)710亩的龙亭景区定然有它的内涵。龙亭景区三面环水,加上每年一次的菊花盛会主会场设在这里,龙亭成了开封的象征。

龙亭大殿系宋代皇宫后御苑旧址的一部分,殿下高台乃明代周王府花园中的土山。龙亭大殿是公园内整个清代建筑群体中的主体,建于72级蹬道的平台之上。大殿坐北朝南,殿前是贯通上下的用青石雕刻的蟠龙盘绕的御道,云龙石雕上至今还留有赵匡胤当年的马蹄印。御道东西两侧各有上下蹬道和便道。龙亭大殿高26.7米,东西长19.10米,南北宽11.90米。殿内天花板上绘有青云彩纹团龙图案,殿外飞檐高翘,檐角皆挂风铃,风铃随风作响,美妙无比。龙亭大殿雄踞于高大的殿基之上,巍峨壮观。特别登上龙亭大殿,潘杨二湖,龙亭公园的秀丽景色,繁华的宋都御道,幽雅的古都风貌尽收眼底,使人感慨万千。

植物造型园,被称为“中州一绝”,位于龙亭大殿后面。占地面积7.8亩,是用刺柏、侧柏等植物绑索成各种动物造型,飞机、火车、塔等模型、西游记、三潭印月等故事的富有特色的植物园。植物造型园内有“九龙壁”、“群虎扑羊、”“熊猫乐园”、“十二生肖”、北京的“百塔”,开封的“铁塔”、杭州的“三潭印月”等,不仅造型奇特逼真,其细膻的手法,精湛的修剪技艺,栩栩如生的画面更令人拍案叫绝。

盆景苑又叫芳林苑,位于植物造型园的西侧。占地面积6.7亩,是公园内观赏盆景的场所。园内有树桩盆景,山水盆景数百盆。千姿百态,造型奇特,清秀淡雅的盆景使人赏心悦目,园林小口山石、水池、花架等的巧妙点缀,更使人流连忘返。

潘家湖和杨家湖分别位于龙亭公园的主干道两侧,东面为潘家湖,西面为杨家湖。潘杨二湖水面自然宽阔,湖岸弯曲,湖岸桃红柳绿,玉桥飞泓,波光涟涎,景色优美。

探古苑位于潘家湖内的东湖岛上,是根据发生在龙亭一带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而建的。分为北室,东室,西室三处展厅,展示了5组有关龙亭的故事。

东西房朝各有三开间、五开间一处,南北排列,东西相对称。建筑采取苏式彩绘手法,古朴典雅。房朝内展览的是以故事情节为内容,以宋代九位皇帝为故事背景的九组蜡像。

照壁位于朝门内正中,龙亭大殿和朝门之间。高7.36米,东西宽19米,壁正中开一贺顶式洞门,面对朝门,通过照壁直上龙亭大殿。

嵩呼位于午门和朝门之间,文称山呼,系清代开封地方官员至“万寿宫”给皇帝进行遥拜、三呼万岁之外。中间三间为穿心殿式建筑,透过穿心殿,即展现出朝门和龙亭大殿。这一层层建筑颇似空中楼阁,耐人寻味。

玉带桥,过午门北行100米,便是“玉带桥”。玉带桥南北长40米,东西宽18米,是贯穿东西两面潘杨二湖的一座石拱桥。因在波光涟涎的水面上弯曲似玉带,故称“玉带桥”。

龙亭公园的《九帝迎宾》、《杯酒释兵权》、《杨八姐游春》、《李师师劝君》等具有浓郁宋代宫廷文化特色的节目,浓厚的宫廷文化氛围常常使人梦回千年,浮想联翩。

10月18日至11月18日每年此时举办菊花花会,在七朝古都---开封的大街小巷遍布色彩绚丽的菊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把开封装点成一片花海。花会主要展点有龙亭、天波杨府、中国翰园碑林、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禹王台、万岁山等几处,所展出的菊花品种多达100余种。花会期间还将开展各种经贸活动,目的是使人们了解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