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寿材面(1 / 2)

[画面中,诸葛明褪去锦袍,身着粗布麻衣,头戴斗笠,在泥泞的乡间小道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连日的奔波,让他面容憔悴,原本清亮的眼眸布满血丝,但眼神依旧坚定。

青田县内,断壁残垣,百姓面黄肌瘦,饿殍遍地。诸葛明心如刀绞,眉头紧锁,一边走访,一边将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中。消息不知怎的,悄悄在村里传开了——丞相要来!

村头破屋内,王大娘佝偻着背,听着邻里的议论,愁容满面。家中早已揭不开锅,可丞相是为百姓谋福祉的大恩人,来了怎能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她望着角落里为自已准备多年的寿材,那是老伴儿临走前,省吃俭用为她打的,虽说简陋,却是她最后的念想。

“罢了,罢了!”王大娘咬咬牙,浑浊的泪水滚落脸颊,“活人总不能让死人绊住!丞相能来,是咱青田县的福气!”她蹒跚着步子,叫来邻居,硬是把寿材抬到镇上,换了些面粉和零星的蔬菜。

当诸葛明敲开王大娘家的门时,屋内飘着淡淡的面香。王大娘又惊又喜,忙不迭地将他迎进屋,“丞相快坐,快坐!”

她小心翼翼地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面条上卧着一个金黄的荷包蛋,几片菜叶点缀其间,在这贫瘠的村落里,显得格外珍贵。

诸葛明看着这碗面,心中五味杂陈。他怎会不知这碗面的分量,这村里的情况,莫说鸡蛋面条,便是稀粥都难以饱腹。“大娘,您这……”他话未说完,便被王大娘打断。

“丞相莫要多问,快趁热吃!您为咱百姓操劳,吃碗面是应该的!”王大娘眼神恳切,满是期待。

诸葛明喉头哽咽,缓缓端起碗,刚吃一口,便差点落泪。这不是一碗普通的面,是百姓用最后的家当换来的心意,是沉甸甸的信任。他细细品味着每一口,吃得很慢很慢,仿佛要将这份情意永远记在心里。

这时,角落里露出的半截寿材木板,引起了诸葛明的注意。他心中一惊,再看王大娘身上打着补丁、洗得发白的衣裳,瞬间明白了一切。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猛地起身,扑通一声跪在王大娘面前:“大娘!明何德何能,让您用寿材换面!明有罪啊!”

王大娘慌乱地去扶他:“使不得使不得!丞相快起来!您为我们奔波,这都是值得的!只要丞相能为咱百姓做主,俺老婆子就算没了这寿材,也能安心!

诸葛明跪伏在地,双手紧紧攥住王大娘粗糙的衣袖,泪水顺着脸颊不断滚落,打湿了衣襟:“大娘啊,您把最后的东西都还给了我,这让我如何承受得起!青田县百姓受苦,是我这个丞相失职啊!

说罢,诸葛明对着王大娘重重叩首,这一叩,是对百姓无私付出的感恩,是对自身责任的警醒,起身时,眼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仿佛要将青田县百姓的苦难,化作往后匡扶社稷、守护苍生的无穷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