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八月十五-十七)
末场:经史时务策五道。
这是最重头、也最考验综合能力的场次。题目发下:
一.“问:边防之要,在于屯田积粟与选将练兵,孰为急务?当何以兼筹并济?”(边防策略)
二.“问:吏治不清,其弊在于选法未精与考课不严,今欲澄叙官方,当以何者为先?”(吏治整顿)
三.“问:漕运为国家命脉,然河道淤塞,运丁困苦,弊端丛生,当何以兴利除弊?”(漕运改革)
四.“问:近年水旱频仍,小民生计维艰,当行何策以安辑流亡,厚培元气?”(民生赈济)
五.“问:教化之本,在兴学校、明礼让。然今士习或趋浮华,民风或流浇薄,当何以敦崇实学,挽回淳风?”(教化风俗)
秦思齐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审题、构思、打草稿。他调动起所有学识积累:经史中的治国智慧,剖析的时政利弊。每一道策论,他都力求引据经典,结合现实,提出切实可行的方略,务求深刻。
时间在笔走龙蛇中流逝。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本应是阖家团圆、赏月抒怀之时,贡院的号舍里,只有孤灯如豆,映照着伏案疾书的身影,以及无尽的疲惫与乡愁。
秦思齐写完第五道策论的草稿,长长舒了一口气。他小心翼翼地将所有答完的草稿纸卷好,用油布仔细包裹起来,放在号板最内侧干燥安全的角落。桌面上,只留下正在誊写的第五道策论稿纸和一些备用白纸。连日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他吹熄蜡烛,和衣在号板上蜷缩着,准备小憩片刻,待天亮再誊写。
不知过了多久,淅淅沥沥的声音传入耳中。
下雨了!秦思齐猛地惊醒,一个激灵坐起身!第一时间不是看雨,而是立刻伸手去摸角落里的油布包裹——还好,干燥无损!他悬着的心放下大半,但仍不放心,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油布门帘的固定处,确认没有雨水渗入。看着号板桌面上尚未誊写完的稿纸,他再无睡意。
雨声敲打着瓦片,也敲打着他紧绷的神经。索性点燃蜡烛,就着昏黄的光线,开始专心致志地誊写第五道策论,以及那几首要求创作的诗赋。
天光渐亮(八月十六),雨势稍歇。秦思齐已将所有答卷誊写完毕,再次检查无误后,依旧用油布小心包裹好,放在内侧。桌面上只余下誊写时用的稿纸和几张备用的空白考卷。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距离交卷还有一段时间,他靠在冰冷的砖墙上,闭目养神,等待着最后的锣声。
突然!一阵凄厉的、非人的嚎叫声由远及近传来!伴随着差役的呵斥和东西被撞翻的巨响!
秦思齐警觉地睁开眼,透过油布门帘的缝隙向外望去。只见一个披头散发、双目赤红、状若疯魔的考生(约莫三十岁上下),正跌跌撞撞地在狭窄的通道里狂奔,一边嘶吼着听不懂的词语,一边疯狂地撕扯着沿途号舍里考生放在桌面的纸张!
“拦住他!快拦住他!”差役的喊声气急败坏。
但那疯子动作极快,力气奇大!转眼间已冲到秦思齐号舍附近!秦思齐心中警铃大作,下意识地想去护住桌面上的稿纸,但已经晚了!
“刺啦——!”
疯子猛地掀开秦思齐的油布门帘,一眼就看到了桌面上散落的稿纸和空白考卷!他发出一声怪叫,如同饿狼扑食般冲了进来!秦思齐根本来不及阻止!
疯子双手齐出,抓住桌上的纸张,发疯般地撕扯!稿纸瞬间化为碎片!接着,他竟一把抓起秦思齐研好墨的砚台,狠狠地砸向那叠备用的空白考卷!
“噗!”
浓黑的墨汁如同泼墨般炸开!洁白的考卷瞬间被染得乌黑一片!墨点甚至溅射到秦思齐的衣襟、袖口和脸上!冰凉的墨汁带着刺鼻的气味,黏腻地贴在皮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