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别曲:新芽与约定
晨露还没从石斛叶片上滚落到土里时,营地外就传来了越野车的引擎声。叶知澜正蹲在监测点c给小苗量新叶长度,听见声音手一顿,翠绿的叶片上,那滴露珠“嗒”地砸在她的帆布鞋上——新队员到了。
萧凡拿着监测本从帐篷里走出来,顺着她的目光往路口看,很快就看见三个穿着蓝色科考服的人影。走在最前面的是李薇,之前在科考站见过两面,她肩上扛着个大背包,手里还拎着个密封箱,远远就挥着手喊:“知澜!萧凡!可算找着你们了!”
叶知澜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迎上去。李薇把密封箱递过来,笑着说:“站长让带的新鲜蔬菜,还有给你们的换洗衣物。”她身后的两个年轻队员也跟着打招呼,一个叫陈阳,背着测绘仪;另一个叫林晓,手里抱着一摞空白监测表。
“先去帐篷里歇会儿,我把这半个月的监测数据整理一下,等会儿跟你们交接。”萧凡接过陈阳手里的测绘仪,往帐篷走。叶知澜则拉着李薇往监测点c去,刚走两步,就听见林晓“哇”了一声——小姑娘正盯着树枝上的啄花鸟看,三只啄花鸟停在石斛枝叶间,嘴里衔着细小的草籽,时不时低头蹭蹭叶片。
“这些小家伙是这几天才多起来的。”叶知澜笑着指了指那株细叶石斛,“之前旱情的时候,连影子都见不着,现在不仅回来了,还总在这儿打转。”李薇凑过去看,眼睛亮了亮:“这小苗长得真好,叶片比照片里精神多了,你们护得真用心。”
说话间,陈阳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相机对着石斛拍照:“我在科考站就看过你们传回去的照片,没想到实物更喜人。”他蹲下来,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成年石斛上的新芽,“这芽长得挺壮,照这速度,明年春天说不定能开花。”
叶知澜心里一动——她和萧凡守在这里半年,还从没见过石斛开花。之前问过科考站的老教授,说细叶石斛要长到一定年限才会开花,颜色多是淡紫色,在雨林里特别显眼。她正想着,萧凡的声音从营地那边传来:“知澜,数据整理好了,过来交接吧。”
四人回到帐篷,萧凡把一摞监测本摊在折叠桌上。最上面的那本封皮已经磨出了毛边,里面夹着那株蔫了的酢浆草,还有小苗不同时期的照片。“这是从11月到现在的水文数据,土壤湿度记录在第二本,后面附了上游土坝修缮前后的对比图。”他指着本子,一页页给李薇他们讲解,“监测点c的石斛,重点关注那株小苗,每周测一次新叶长度,要是发现叶片发黄,先查土壤湿度,再看是否有病虫害。”
叶知澜坐在旁边,把整理好的物资清单递过去:“帐篷里的小炉子、折叠椅都还能用,溪边的水桶记得每周清洗一次,避免滋生细菌。”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张叔每天会来看看,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找他帮忙,他对这片雨林熟。”
交接完已经是中午,李薇提议一起做顿午饭。陈阳和林晓去溪边洗菜,叶知澜则在帐篷里烧火,萧凡蹲在旁边帮她添柴。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叶知澜看着萧凡映在火光里的侧脸,忽然说:“刚才陈阳说,小苗明年春天可能开花。”
萧凡手里的柴顿了顿,抬头看她,眼里带着笑意:“那咱们明年春天再来,看看它开花的样子。”
“真的?”叶知澜眼睛亮了。
“嗯。”萧凡点头,“到时候咱们跟站长申请,再来这里做一次后续监测,刚好看看土坝修缮后的长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