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跟你们说说户口的事。”易中海坐下,开门见山,“街道办那政策,农村转城市户口,十五万一个人,你们知道不?”
“知道!”贾张氏立刻来了气,嗓门拔高了八度,“我看就是抢钱!咱怀茹是农村户口,我也是,棒梗刚出生,这仨人转下来就得四十五万!有这钱,够咱家吃大半年肉了!东旭是城市户口,咱娘仨农村户口,不也在城里过了这么多年?我看这政策就是糊弄人!”
贾东旭和秦怀茹坐在一旁,没吭声,但脸上的表情显然是认同的。这年头城乡户口区别不大,有工作有房子,在哪过不是过?十五万一个人,实在太肉疼了。
易中海原本还想劝两句——他总觉得这政策来得突然,说不定以后户口会金贵起来。可一听贾张氏这话,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一来,贾家确实拿不出这笔钱,真要转,最后还得他兜底;二来,贾张氏这性子,要是将来政策没变化,指定得天天念叨他瞎出主意,平白惹一身麻烦。
“行,你们心里有数就好。”易中海改口道,“转不转,你们自己合计。对了东旭,我教你的那几道钳工工序,得勤练着点,年底考核,争取能升一级。”
“哎,师傅您放心,我天天下班都练。”贾东旭连忙应道。
第二天一早,何大清和陈娟揣着身份证明,往街道办去了。路过中院时,几个街坊瞧见了,凑上来打听。
“老何,这是干啥去?”
“转户口啊。”何大清扬了扬手里的文件,“街道办新政策,农村转城市户口,我跟我媳妇儿去办手续。”
“啥?转户口?”有个街坊瞪大了眼,“那不得十五万一个人?你们俩就是三十万!这钱花得值当吗?农村户口咋了?不也照样在城里过日子?”
“就是,纯败家!”有人跟着附和。
何大清没解释,笑了笑:“各有各的打算嘛。”说完,拉着陈娟径直出了院门。
这话恰好被在院里晾尿布的贾张氏听见了,她撇着嘴,冲秦怀茹冷笑道:“瞧见没?那何家就是傻!三十万扔出去转户口,我看最后指定打水漂!”
秦怀茹手里攥着尿布,犹豫着开口:“妈,要不……咱也给棒梗转了?他是男孩,将来上学、找工作,有个城市户口是不是方便点?”她总觉得何家不像是会做亏本买卖的人,陈娟还在街道办上班,说不定知道些内幕。
“方便啥?”贾张氏立刻瞪了她一眼,“你懂啥?这政策是街道办弄出来的,陈娟就在街道办,指不定就是她撺掇着何大清转户口,好让街道办多捞点钱!咱可不上这当!”
她顿了顿,又哼了一声:“棒梗还小,急啥?真要是户口金贵了,到时候再转也不迟!现在花这十五万,纯是给人送钱!”
秦怀茹被噎得没话说。她刚嫁过来没多久,在婆家还没站稳脚跟,婆婆都这么说了,她哪还敢反驳?只能低下头,继续默默地晾着尿布。
阳光透过院墙照进来,落在贾家那盆洗得发白的尿布上,也落在远处何大清和陈娟渐渐走远的背影上。谁也没想到,多年后,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决定,会让两家人的日子,走上截然不同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