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麦克森公司吧,这是米国最大的保健品公司之一,市值大概一亿美金,现在已经被鲍船王拿下了64%的股份,这已经是相当多了。换句话说,麦克森公司现在已经成了鲍船王的囊中之物。
不过呢,总有人闲得没事找事。看鲍船王的人是个外来户,有人就想趁机占点便宜,或者就是有人不愿意看到龙集团控制麦克森。
别以为做保健品就是小打小闹,其实这是一笔挺正规的大买卖。在米国这片地方,这个市场的规模可不小。米国前一百名的企业里,就有十分之一涉足保健品行业,这生意确实挺赚钱的。
鲍船王的眼光很毒辣,一眼就盯上了这块肥肉。结果他派去的人也被欺负了,苏铭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管。因为这时候,鲍船王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整个香江的财团。要是不反击一下,那些米国佬肯定会觉得香江人好欺负,以后麻烦只会更多。
苏铭心里很清楚,上辈子岛国人想买下整个米国时,就遇到过这种事。员工被威胁、被欺负,报警也没用。米国的差佬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最后岛国人只能灰溜溜地离开米国。
虽然岛国经济停滞、泡沫破裂是最根本的原因,但也得承认,其中一部分原因确实是被米国人吓破胆了。
虽然这些卑劣手段不会对麦克森在法律上的归属产生根本影响——它依然属于龙集团,没人能改变这一点,但还是让人觉得膈应得很。
所以这时候,香江的财团必须强硬起来,让米国佬知道他们可不是好惹的。鲍船王在美国虽然有点势力,但和苏铭相比差远了,所以最好还是由苏铭出手帮忙。
“老胡已经买了哈德逊保险公司54%的股份,图门化工买了35%,有机会当董事长,还有一些零散的股票。”
苏铭告诉鲍船王其他人的进展时,发现情况还不错,收购的过程没太大问题,掌控公司的时候遇到了些阻碍,但也不是什么大事。
“林家买了克啰格食品公司,这家企业很棒,全米国有好多工厂,甚至每年还能接到五角大楼的订单呢。”
一家给军队提供补给的供应商!
老郑那边搞定了加州的州立保险公司。
听说李超人在美国遇到点状况,他看上的妞儿,也就是福德曼地产的大老板,一个自号“不靠谱”的家伙,脾气特别硬。公司都快撑不下去了,还死活不肯卖自己的股份。
大家也只能给他加油了。
不过李超人在别的公司收购方面倒是挺顺利的。
这段时间,香江那边在美国投资了不少,至少每家都买下了一两家公司,就算没买到,也混进了董事会。这些公司以后在美国的资产榜上都能排进前一百名呢。
无论是影响力还是赚钱能力,香江财团的实力因此大大提升。
苏铭这边的情况也不错。
苏氏控股在市场上买了不少零散股票。
像通用电气、波音、花旗银行、西屋公司、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大公司,每家都拿了3%到15%的股份!
这些可都是美国的大头公司,哪怕只占小部分股份,就已经很厉害了。想再买更多股份基本不可能,因为这些公司关系到国防工业,背后是洛克菲勒、摩根、花旗这样的大财团。他们愿意放一些散股出来,但绝不会让别人拿到太多,免得失去对公司的掌控。
所以苏铭只能先买一部分股份,慢慢渗透影响。
而真正能让苏铭有机会完全控制的,是沃尔玛、电话公司、运通银行、密西西比银行、可口可乐这几家公司。它们虽然潜力巨大,但重要性不如那些承担国防任务的公司。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连锁超市,后来市值成了世界第一。
运通银行、西部交通银行和密西西比银行都是美国最顶级的银行之一。特别是西部交通银行,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倒下了。
苏铭打算接手这三家银行的资产,全资收购!
然后跟渣打银行合并,组建一家全新更强的渣打银行。
毕竟现在财团的核心就是银行!
财团里的所有企业、公司都围着银行转。
就像洛克菲勒财团有曼哈顿银行,摩根财团有摩根大通,花旗财团有花旗银行,三井财团有三井银行一样。
香江财团的核心就是渣打银行!
渣打银行虽然是国际一流银行,在娅洲、非洲、欧洲等地都有分部。
可惜了,渣打银行也有不足的地方。
在美国,渣打银行的影响力远不如曼哈顿银行、摩根大通那种世界顶尖级的大银行。
所以苏铭必须收购美国的运通等三家实力强大的银行,把渣打银行最后的短板补上。到那时候,渣打银行就有能力担起世界级财团核心的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