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殿试开始(2 / 2)

队伍在唐守礼的引领下,离开国士监,穿过寂静得如同凝固的内城街道,朝着皇城核心区域行去。晨光熹微中,巍峨壮丽的宫墙轮廓逐渐清晰,如同蛰伏的巨龙。

守卫森严的宫门之上,巨大的匾额书写着两个仿佛蕴含天地威严的金字——“承天门”!

镇守承天门的,是气息更为深沉、甲胄更为精良的镇国军精锐,眼神锐利如鹰隼。唐守礼上前,出示令牌,低声交谈几句。沉重的宫门在低沉的机括声中缓缓开启一道缝隙,仅容队伍通过。

踏入承天门,真正的皇家气派扑面而来!巨大的广场以白玉铺就,光可鉴人,远处金顶朱墙、飞檐斗拱的宫殿群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渺小与敬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威压,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

队伍在沉默中行进,穿过数重宫门与广场,最终抵达一座最为宏伟、金碧辉煌的殿宇之前——金銮殿!

殿门大开,一股庄重、威严、近乎凝滞的气息弥漫而出。

唐守礼整理衣冠,神色无比肃穆,率先迈步而入。顾铭羽等人紧随其后,鱼贯进入这象征着大楚最高权力核心的殿堂。

殿内景象,足以让任何初入者心神震撼!

两排巨大的蟠龙金柱支撑着高耸的穹顶,地面光洁如镜,倒映着殿顶繁复华丽的藻井。御座高踞于九层丹陛之上,俯视着整个殿堂。

此刻,御座之上,端坐着一位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十二旒冕冠的中年男子。他面容清癯,目光深邃平静,却仿佛蕴含着整个王朝的气运,正是大楚当今皇帝——楚昭明!

丹陛之下,左右两班,肃然林立。左侧是以宰相为首的二品以上文官重臣,紫袍玉带,气度沉凝;右侧则是身着蟒袍玉带、气息或雄浑或深沉的皇子与近支宗亲。

他们的目光如同实质,齐刷刷地落在踏入殿中的三十名武举人身上,带着审视、探究、期待,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漠然。这些人,便是今日殿试的“监考”。

大殿中央,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三十张矮小的紫檀木书案,案上仅置笔墨纸砚。书案高度极低,需要跪坐于蒲团之上,方能伏案书写。

唐守礼在殿中站定,对着御座方向,深深躬身行礼。顾铭羽等三十人亦步亦趋,动作整齐划一,同样躬身行礼,腰弯至九十度,姿态恭谨至极。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大楚会典》有制:官员面君,除特定大典外,躬身行礼即可,不必跪拜。此乃朝廷体面,亦是皇权对士大夫的尊重。

“众卿平身。”御座之上,皇帝的声音平和而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单手虚抬。

“谢陛下!”唐守礼与三十名武举齐声应道,随即站直了身躯。

然而,站直并非放松。所有人的头颅依旧微垂,目光落在自己脚尖前三尺之地,不敢有丝毫乱瞟或抬头直视天颜的举动。失礼,在这金銮殿上,便是大不敬!

皇帝身边侍立的一位面白无须、眼神锐利的老太监上前一步,用略显尖细却异常清晰的嗓音宣道:“众举子——入座!”

早已演练过无数次的程序在此刻展现。三十名武举人依着名次,动作轻缓而有序地走向各自的矮案。顾铭羽作为会元,位置正在第一排正中,距离那九层丹陛与御座,也是最近。

跪坐于蒲团之上,顾铭羽腰背挺直如松,双手平放膝上,心神沉静。很快,有小宦官悄无声息地走到每一张书案前,放下三样东西:一枚散发着温润光泽的玉简、一支狼毫紫竹笔、一沓质地坚韧细腻的特制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