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内阁,顾铭羽直奔吏部衙门。踏入吏部正堂,只见其他二十九名新科进士早已办完手续离去,堂内略显空旷。
吏部尚书曹子建正端坐于巨大的紫檀木公案之后,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公文。
“下官顾铭羽,拜见尚书大人。”顾铭羽上前,依礼躬身。
曹子建闻声抬头,一见是顾铭羽,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竟放下手中朱笔,亲自从公案后绕了出来:
“哎呀,是状元公!快请起,快请起!来人,看座!上茶!”
曹子建态度之热情,丝毫不亚于方才的柳相。
小吏奉上香茗。曹子建竟陪着顾铭羽在客座坐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闲谈”。
从殿试考题的难度,聊到顾铭羽连中三元的壮举,再聊到神都风物、修行心得……同样是天南海北,滔滔不绝,同样绝口不提正事。
顾铭羽心中那份疑惑和楚骁临别时的“预言”渐渐重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个位高权重的朝廷大佬,放着堆积如山的公务不处理,反倒都来跟他这个新科状元拉家常?
眼看窗外日影西斜,顾铭羽实在按捺不住,再次起身,恭敬道:
“启禀曹大人,下官此来是办理登名造册事宜,不知是否方便……”
“哦!对对对!”曹子建猛地一拍额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你看老夫这记性!光顾着跟状元公叙话,倒把正事给忘了!来人!”他立刻唤来属官,“速速为顾状元办理登名手续,不得有误!”
属官效率极高,很快便将顾铭羽的姓名、籍贯、功名等信息登记在册,并加盖了吏部大印。
手续办完,顾铭羽起身告辞。曹子建并未挽留,只是笑眯眯地送至堂口,状似不经意地说道:
“顾状元初入神都,想必诸事繁忙。过几日若有闲暇,不妨到老夫府上坐坐?老夫府上的厨子,有几道拿手小菜,倒还可入口。”
又来了!顾铭羽心中警铃微作,面上依旧保持恭谨:“曹大人盛情,下官心领。若得空闲,定当叨扰。”他用了与回复柳相时几乎一样的说辞。
“好!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曹子建抚掌而笑,显得十分高兴。
临别时,他又似想起什么,提醒道:“哦,对了,状元公莫忘了,明日乃是新科进士遴选授职之期,辰时初刻,于吏部大堂,切莫迟到。”
“下官谨记,多谢大人提醒!”顾铭羽再次行礼,终于得以脱身,快步离开了吏部衙门。
走出宫门,沿着高大的朱红宫墙,顾铭羽快步赶往位于皇城东南角的国士监。夕阳的余晖将宫墙的影子拉得老长。
刚到国士监门前,便看见唐守礼正背着手,在门外焦急地踱步。他身后,一支由三十六名身着明光铠、手持金瓜斧钺的威武仪仗兵士组成的队伍已列队整齐,一匹神骏非凡、披挂着红绸金鞍的白马正不安地打着响鼻。
“铭羽!你可算来了!”唐守礼一眼看到顾铭羽,立刻迎了上来,语气带着几分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