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谁在签字?(1 / 2)

夜灯在凌晨三点十七分自动熄灭时,林昭才发现咖啡杯底结了层褐色的垢。

他揉了揉发酸的后颈,目光仍胶着在电脑屏幕上——京A·88的年检档案截图里,\"LYc\"三个字母像三根钢针,扎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书房窗外传来第一声鸟鸣时,他的手机震了震。

沈清欢的消息只有一个字:\"妥\"。

省档案馆地下库房的霉味裹着陈纸气息,钻进沈清欢的鼻腔。

她戴着乳白棉线手套,指尖拂过2003年省委车队车辆调拨档案的牛皮封皮,封脊上的红漆已经剥落,露出底下斑驳的木色。

根据林昭昨晚发的坐标,她翻到第三十七卷,牛皮纸页\"唰啦\"展开的瞬间,心跳漏了半拍——那行熟悉的缩写就躺在审批栏最下方,墨水因年代久远泛着茶褐色,笔锋却依然锐利如刀。

\"沈秘书?\"保管员老周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六点半闭库,您抓紧。\"

沈清欢应了一声,指尖按住手机微距键。

镜头里,\"LYc\"的起笔处有个细微的顿点,和林昭发的柳元初2001年会议签到表上的习惯如出一辙。

她连按七张,确认每张都捕捉到笔压变化的弧度,这才合上档案。

转身时,白手套蹭到卷边的毛茬,扎得手背泛起小红点——像极了当年林昭父亲被停职那天,她在区委大院看见的,林母眼角的血丝。

林昭的电脑在六点二十三分弹出提示音。

系统蓝色光带在视网膜上流动,23份柳元初样本被自动调取:2005年经济工作会议的连笔\"初\"字,2007年项目批文的斜体\"柳\",2009年扶贫方案末尾力透纸背的签名......比对框里的曲线逐渐重叠,最终定格在91.7%。

\"匹配度达标,排除代签可能性。\"阮棠的声音带着机械音特有的清冷,\"建议立即提交证据链。\"

林昭的手指悬在键盘上,突然想起父亲笔记本里夹着的半张工资条——1998年11月,\"林正平\"的实发金额栏被红笔圈了三次,旁边用铅笔写着\"LYc\"。

那时他刚上小学,母亲蹲在旧台灯下撕信,碎纸片落了满地,像下了场雪。

他按下发送键,给郑砚铭的邮件正文只有一行:\"签字可以模仿,但习惯改不了。\"

省委第三会议室的空调开得很足,林昭进去时,后颈还沾着晨露的凉意。

郑砚铭已经坐在主位,面前摊着他刚发的鉴定报告,封皮被手指捏出几道折痕。

财政厅张副厅长的茶杯在桌沿晃了晃,茶水泼在\"3.2亿专项款\"几个字上,和前一天如出一辙的场景,却让林昭想起系统提示里他瞳孔收缩的0.3秒。

\"张厅长。\"郑砚铭的声音像块淬过冰的铁,\"2003年9月18日,京A·88从省委车队调拨至京北商贸的审批单上,'LYc'的签字经鉴定,与柳元初同志历年笔迹重合度91.7%。

你是否承认,这笔资金的审批流程存在高层违规干预?\"

张副厅长的喉结动了动,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桌布经纬。

林昭的系统在视网膜上弹出红色警示:\"目标右手小指微颤,典型逃避性肢体语言。\"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顾轻语的消息跳出来:\"交通局内线查到,京A·88在2003-2008年间,每月15日固定出入西山干部疗养院,最后一次驾驶员登记是'柳x芳'——柳元初侄女。\"

林昭垂眸,系统\"政策推演\"模块自动展开。

三种方案在视网膜上闪烁:激进派建议直接提请中纪委介入,风险指数78%;保守派主张先冻结柳氏关联账户,推进度43%;稳健派提议以\"历史档案补录\"名义申请中办调阅通行备案,成功率92%。

他用指节轻叩桌面,郑砚铭的目光扫过来时,他微微颔首。

\"复查组建议,\"郑砚铭合上报告,\"向中办档案局申请调取2003年京A·88车辆通行备案记录。\"

张副厅长突然站起,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这是对老同志的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