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长的女士香烟在苏绾指尖明灭,晨风卷起她酒红色卷发,将烟雾揉成细碎的银线。
她望着云州市渐亮的天际线,远处中央商务区(cbd)的玻璃幕墙开始泛出淡金色,像被掀开一角的锦缎。
“王律。”她转身时,丝绒裹身裙在腿根处划出流畅的弧线,“让技术部启动‘全民合规’行动。”
蹲在露台圆桌旁调试平板的男人手一抖,抬头时镜片上还沾着未干的咖啡渍:“苏总,这可是要贴进去至少三百万的法务成本——”
“七天。”苏绾碾灭烟蒂在青瓷烟灰缸里,火星迸溅的瞬间,她眼尾的泪痣跟着轻颤,“任何企业主动公示供应链、用工、环保数据,天楚免费做合规认证。现在,立刻,把首日报名名单发给林昭。”
平板屏幕亮起,237个企业标志在晨雾里闪烁。
苏绾指尖划过“明远集团”的新能源标志,又顿在“云州建材”的旧商标上——后者正是她父亲公司的竞品。
她低笑一声,将名单截图发进加密聊天框。
手机震动来得很快。
林昭的回复只有一行字:“按‘曾涉协进会关联’‘近三年干部亲属持股’分类,明天中午十二点,全网发布。”
露台风突然大了些,苏绾裹紧披肩,指甲在手机壳上敲出轻响。
她望着对话框里跳动的“对方正在输入”,又迅速消失,嘴角扬起一抹锐利的弧度:“林昭啊林昭,你这是要把温水煮青蛙的锅,直接掀到太阳底下去。”
省委组织部档案室的旧木柜发出“吱呀”一声。
沈清欢弯腰整理会议材料时,发尾扫过泛黄的牛皮纸,带出一缕陈年老墨的腥气。
她的手指在“深化改革督导组”名单上顿住——林昭的名字被红笔划去,替补栏写着“经济专家周教授”。
“周教授?”她轻声念出名字,记忆里闪过上个月青阳区招商会上,这个总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总在陈砚舟耳边低语。
沈清欢从西装内袋摸出钢笔,笔尖轻轻划过复印件边缘,在“周教授”二字下方刻出三个极浅的小点——分别对应他曾任职的三家咨询公司,每一家都与协进会有过资金往来。
下班时,她将文件塞进缝在内衬的暗袋。
路过传达室时,老保安举着保温桶喊:“小沈,你爸熬的百合粥,热乎着呢。”她接过时手指微蜷,暗袋里的纸角硌得手背发红——那是比热粥更烫的心事。
中午十二点,云州广场的电子屏准时亮起。
237家企业标志像银河般流动,背景音里混着纺织厂女工的方言:“俺们车间每月工资条都贴墙上,有啥不能晒的?”接着是建材商的笑声:“以前怕同行偷数据,现在才明白,清白比订单金贵。”
顾轻语举着摄像机挤在人群里,镜头扫过举着“支持林昭”手写牌的退休教师,扫过攥着孩子手的外卖员,最后定格在苏绾身上。
女律师踩着细高跟站在电子屏前,珍珠耳坠随着说话声轻晃:“有人说改革是少数人的事,可今天我们证明——”她突然提高音量,“阳光,是所有人的权利!”
人群爆发出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