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均田令》(1 / 2)

杨建国看着赵石头,心中偷笑,心说这可是从系统中兑换的现代杂交水稻种子。一亩地能产两千多斤,岂止是三百斤那么简单。杨建国已经可以想象到丰收时候赵石头一家人被杂交水稻的产量震惊的表情了。

如今种子和农具都有了,杨建国准备过一阵再从系统中弄一批化肥,低价卖给百姓们,这样收成会更好。

这时赵石头的媳妇也走过来,手里的竹筐里装满了野菜,笑着说:“杨先生,您不知道,现在村里的人都念叨襄王的好呢!以前谁见过官府给百姓分地、送农具啊?现在大家都卯着劲儿种地,就盼着秋收能有个好收成,也不辜负襄王的心意!”

杨建国看着这一家人脸上久违的笑容,心里满是欣慰。这就是他推行新政的目的。

不是为了抢宋理宗的权,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就是为了让这些像赵石头一样的普通百姓,能有地种、有饭吃、能过上安稳日子。

他拍了拍赵老根的肩膀,说:“好好种,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有什么困难,就去镇上的官府说,他们会帮你们解决的。”

赵老根连忙点头,又要给杨建国磕头,被杨建国拦住了:“不用磕头,你们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

离开田地,几个人沿着田埂往回城的方向走。

沈二狗跟在杨建国身后,看着远处田里忙碌的百姓,忍不住说:“主人,看来这新政确实得民心啊!刚才赵石头一家说的话,听着就实在,那笑容可不是装出来的。”

“这才只是开始。”

杨建国停下脚步,望向南方广袤的天地。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田野一望无际。

“临安只是试点,接下来,要把新政推向浙西、江东,再慢慢推向全国。到时候,会遇到更大的阻力。那些手里握着大片土地的士绅地主,那些和地主勾结的地方官僚,还有那些忠于宋理宗的地方节度使,都会出来反对。但就算再难,也必须做下去。”

他转过身,看着沈二狗和两个文官,眼神坚定:“我们要让天下人都明白,这江山,不是他赵官家一人的江山,也不是那些士绅豪强的江山,而是天下百姓的江山。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百姓就会支持谁。谁要是只顾着自己享乐,不管百姓的死活,就算他坐在龙椅上,也坐不长久。”

沈二狗用力地点点头。他没读过多少书,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他跟着杨建国打了这么多年仗,看着杨建国从漠北到临安,一路都在为百姓做事,他就知道,主人正在做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

而他,不需要懂太多,只需要紧紧跟着主人,帮主人把事情做好就行。

两个文官也拱手行礼,眼神里满是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