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五美分一瓶(1 / 2)

“好,我们可以给你们一个机会。”贝克慢悠悠地说道,“不过,你们应该也知道,中国的食品,在国际上,没什么竞争力。想要进入美国市场,价格,必须要有足够的优势。”

他顿了顿,伸出了五根手指。

“五美分一瓶。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高的价格。另外,所有的包装,必须按照我们的要求重新设计,费用由你们承担。还有,我们采用货到付款的方式,货物运抵洛杉矶港,检验合格后,我们再支付货款。”

他提出的每一个条件,都苛刻到了极点。

五美分一瓶,这几乎是成本价,刨去运费和包装费用,铁定是要亏本的。

而所谓“货到付款”,更是霸王条款,意味着所有的风险,都由中方承担。

翻译把这些话转述给钱斌后,钱斌的脸色,当场就白了。

“这……这怎么可能!我们连本都收不回来啊!”他急得用中文说道。

贝克的脸上,露出一抹不出所料的笑容。

他太熟悉这些中国工厂的套路了。先报一个离谱的低价,把对方的心理防线彻底击溃,然后再一点点地往上加,最终,以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价格,拿下订单。

这种把戏,他屡试不爽。

然而,就在他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一个平静的声音,从钱斌的身后传来。

“钱厂长,告诉这位贝克先生。”

不知何时,江彻已经来到了展台后面。他今天只穿了一件简单的白衬衫和一条深色长裤,但站在那里,自有一股沉稳的气场。

“告诉他,他的报价,我们拒绝。”

钱斌愣住了。

那个年轻的大学生翻译李浩,也愣住了。

贝克挑了挑眉毛,有些意外。

“哦?嫌低了?”他通过翻译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丝嘲弄,“年轻人,做生意,可不能太贪心。你们应该庆幸,有我们‘环球丰收’愿意给你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江彻没有理会他的嘲讽,而是平静地看着他,问了-个问题。

“贝克先生,我冒昧地问一句,在美国的超市里,一瓶品质和我们相当的黄桃罐头,零售价是多少?”

贝克愣了一下,没想到对方会问这个。

他下意识地回答:“大概……七十到八十美分吧。”

“七十到八十美分。”江彻点了点头,然后,从身后拿出一份资料,递了过去。

“这是我们产品的成本核算表,以及根据国际海运价格和美国进口关税,测算出的离岸价格和到岸价格。我们的报价是,三十五美分一瓶,Fob价。”

Fob价,即船上交货价。意味着只要货物装上船,风险就转移给了买方。

这和贝克提出的“货到付款”,是天壤之别。

贝克接过那份资料,随意地扫了一眼,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变了。

他惊愕地发现,这份资料,居然是全英文的!而且,里面的数据详实,格式专业,各种国际贸易术语运用得无比精准,完全不像是一个偏远县城的小厂能做出来的东西。

更让他震惊的,是对方的报价。

三十五美分!

这个价格,精准地卡在了他心理预期的上限。既保证了对方的合理利润,又给他们这些贸易商,留下了足够的赚钱空间。

这说明,对方根本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土包子!

他们对国际市场,对价格行情,了如指掌!

“这……这不可能!”贝克有些失态地说道,“你们怎么会……”

“贝克先生,我们是抱着最大的诚意来做生意的。”江彻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股强大的压迫感。

“我们尊重市场规律,也尊重合作伙伴。但尊重,是相互的。”

“如果贵公司觉得,我们的产品,配不上这个价格,那没关系,我们还可以谈。”

“但是,”江彻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如果贵公司,只是想利用信息不对等,来压榨我们的利润,把我们当成可以随意欺负的傻瓜。”

“那么,我想,我们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了。”

说完,他直接对钱斌和李浩说道:“送客。”

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贝克彻底懵了。

他入行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中国商人。

不卑不亢,自信从容,专业得让他这个“老江湖”,都感到了一丝寒意。

他看着江彻那张年轻却沉稳的脸,心里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感觉——他今天,可能踢到铁板了。

“等等!”

眼看江彻真的要转身离开,贝克急了,连忙喊住他。

“江先生,我想,我们之间可能有点误会。价格……价格当然是可以商量的。”

他脸上的傲慢,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夹杂着尴尬和凝重的复杂神情。

江彻停下脚步,转过身,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贝克先生,我想,光在展会上谈,您可能对我们的实力,还不够了解。”

他发出一个邀请。

“如果您有时间的话,我诚挚地邀请您,到我们平江县的工厂,实地考察一下。”

“我相信,当您看到我们的生产线后,您会明白,三十五美分这个价格,物有所值。”

……

两天后,一辆挂着外事牌照的黑色轿车,缓缓驶入了平江县。

大卫·贝克坐在后排,看着窗外灰扑扑的县城景象,眉头紧锁。

这个地方,比他想象的,还要落后。

他开始怀疑,自己专程跑这一趟,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那个叫江彻的年轻人,在广交会上表现得确实很专业,但那会不会只是虚张声势?一个在这种小县城里的工厂,能有什么像样的生产线?

他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到了工厂,就把价格再往下压一压。

然而,当轿车驶入江氏罐头食品厂的大门时,贝克脸上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成了惊讶,最后,演变成了彻彻底底的震惊。

他看到的,不是想象中那种昏暗、脏乱、弥漫着异味的厂房。

而是一座窗明几净,规划整齐的现代化工厂。

地面,是光洁的水磨石地面,一尘不染。

工人,都穿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戴着帽子和口罩,精神饱满。

当他跟随着江彻,走进核心的生产车间时,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一条长达上百米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

从水果的清洗、去皮、切割,到罐体的消毒、灌装、封口,再到最后的巴氏杀菌和贴标,整个流程,几乎看不到人手操作的痕迹。

所有的设备,都崭新得如同刚刚出厂,上面甚至还有一些他都叫不上名字的德语和日语标识。

“这……这是德国的克朗斯灌装机?还有日本的东洋制罐封口机?”

贝克的声音,都在发抖。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些设备,都是国际上最顶尖的食品加工设备,价格昂贵。别说是在中国,就算是在美国,也只有那些一线的大品牌,才会如此不计成本地投入。

而现在,它们竟然出现在了中国一个偏远小县城的工厂里!

“江先生,这些设备……你们是怎么弄到的?”贝克艰难地咽了口唾沫,问道。

“商业秘密。”江彻只是笑了笑,没有解释。

他当然不会告诉对方,这些都是他利用前世的记忆,提前布局,通过各种复杂的渠道,从国外采购回来的二手,甚至是三手设备,再由机械厂的老师傅们,精心改造翻新而成。

其成本,不到原价的十分之一。

但其呈现出的效果,却足以震撼任何一个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