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剑拔弩张(1 / 2)

说实话,周正国心里,也有些打鼓。

江彻的魄力和能力,他毫不怀疑。

但这次搞的这些东西,确实太超前了,也太敏感了。

万一真的出了什么乱子,影响了社会风气,他这个县委书记,是要承担责任的。

“马老,各位老同志,你们的心情,我理解。”周正国耐着性子解释道,“江彻同志的想法,是好的,是想丰富我们县的文化生活嘛。具体怎么搞,我们政府,一定会严格把关的。”

“把关?怎么把关?”马振邦不依不饶,声色俱厉,“周书记,我把话放在这里!只要我马振邦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允许那些伤风败俗的东西,在平江的土地上出现!”

“我们这些老骨头,当年跟着党抛头颅洒热血,打下的江山,不是为了让这些资本家,回来搞和平演变的!”

话,已经说得非常重了。

周正国一个头,两个大。

这些老干部,资格老,威望高,还真就得罪不起。

就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门推开,江彻一脸平静地,走了进来。

他看了一眼屋里剑拔弩张的气氛,脸上没有丝毫意外,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周书记,马老,各位前辈。”他礼貌地打了声招呼,“我正好有点事,想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看来,是来得巧了。”

马振邦看到江彻,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冷哼一声,把头转向了一边。

江彻也不在意,直接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文件,递给了周正国。

“周书记,这是我们时代广场文化娱乐中心的项目规划细则,以及一份……我想以江氏实业的名义,和县文化局、县教育局、县共青团委,联合发起的倡议书。”

周正国疑惑地接过文件。

他首先翻开了那份倡议书。

只看了一眼标题,他的眼睛,当场就亮了。

《关于共同建设平江县青少年健康文化阵地,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联合倡议书》。

再往下看内容。

倡议书提出,由江氏实业出资,政府部门牵头,共同将时代广场文化中心,打造成一个“高标准、严要求、正能量”的文化标杆。

电影院,将成立一个由文化局领导、老艺术家、教师代表组成的“选片委员会”,优先引进和放映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题材的优秀国产影片,以及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外国经典电影,坚决杜绝低俗、暴力的内容。

书城,将设立“红色经典”和“科技兴农”专柜,定期举办读书会、作家讲座,培养全民阅读风气。

台球厅,将作为“平江县青少年台球训练基地”,由体育部门指导,定期举办正规比赛。

歌舞厅,将命名为“人民大舞台”,严禁任何商业陪侍,鼓励群众自发组织交谊舞会、红歌比赛等健康向上的文艺活动。

而那个最敏感的游戏厅,江彻更是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案——由江氏实业出资,购买一批最新的电脑,与县科委合作,成立“平江县第一家电脑学习室”,免费向全县中小学生开放,用于学习计算机知识。

……

一份倡议书,看得周正国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高!

实在是高!

这哪里是在搞什么“靡靡之音”?

这分明是站在了整个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前沿!

他把江彻的那些“娱乐项目”,全都赋予了无可辩驳的,积极向上的,甚至带着浓厚政治色彩的正面意义!

这一下,不仅把所有可能被攻击的“靶子”全都拆掉了,甚至还反过来,把皮球踢给了政府部门。

我江彻,钱也出了,力也使了,健康向上的调子也定了。

你们政府部门,是支持,还是不支持?

你们这些老干部,是反对,还是不反对?

反对,就是反对精神文明建设,就是阻碍青少年学习进步!

“好!写得好啊!”周正国一拍大腿,直接站了起来,将那份倡议书,递给了马振邦。

“马老,你看看!你看看人家江彻同志的格局和胸怀!我们都误会他了!”

马振邦将信将疑地接过文件。

他身后的几个老干部,也都好奇地凑了过来。

当他们看完倡议书上的内容时,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和周正国如出一辙的,震惊和不可思议的表情。

马振邦那张涨红的,布满怒气的老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地,褪去了颜色。

从涨红,到煞白,再到……一丝尴尬的红晕。

他拿着那份倡议书,手都在抖。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蓄满了力气,准备冲上战场的战士,结果刚出营门,就发现对方不仅不是敌人,甚至还把一面写着“拥护我军”的锦旗,给高高举了起来。

这一拳,卯足了劲,却结结实实地,打在了棉花上。

不,比打在棉花上,还难受。

是直接打在了自己脸上!

“江……江彻同志……”马振邦的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你……你这个……电脑学习室……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江彻微微一笑,态度谦逊而诚恳,“马老,我虽然是个商人,但也知道,少年强,则国强。平江的孩子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听说,电脑是未来最重要的工具,我想,尽我所能,让他们早一点接触到世界最先进的科技。”

“至于电影院,”江彻顿了顿,抛出了最后的“杀手锏”,“我们时代广场影城的开业首映礼,我已经和中影公司谈好了。他们将为我们提供一部最新影片的平江首映权。”

“片名,叫《牧马人》。”

《牧马人》!

1982年,由谢晋导演,朱时茂、丛珊主演的电影。

一上映,便火遍大江南北,感动了亿万观众。

其讲述的,正是知识分子在经历磨难后,依然选择扎根祖国,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故事。

用这样一部电影,来作为“文化娱乐中心”的开场,其背后蕴含的政治智慧和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马振邦彻底没话说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那张平静的笑脸,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真的老了。

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用“堵”和“禁”的方式,去对抗所谓的“歪风邪气”。

而这个年轻人,却已经想到了用“疏”和“引”的方式,去占领文化阵地,去引领时代潮流。

这不是一个维度的战斗。

这是降维打击。

“好……好啊……”马振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仿佛瞬间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他郑重地,将那份倡岔议书,还给了江彻。

“江彻同志,我……我为我之前的鲁莽和偏见,向你道歉。”

“你,是真正为平江好的人。我们这些老家伙,支持你!”

一场足以掀起满城风雨的巨大风波,就这样,被江彻在谈笑间,化解于无形。

他不仅没有让对手抓住任何把柄,反而将最大的反对者,变成了自己最坚定的支持者。

周正国在一旁看着,心中对江彻的评价,又上了好几个台阶。

这个年轻人,拥有的不仅仅是商业头脑。

他所拥有的,是一种洞察人心,掌控大局的,恐怖的政治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