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贞观风流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国银行的建立(上)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国银行的建立(上)(1 / 2)

贞观十五年的冬天来得比往年早很多,虽然只是十二月初,长安城已经被寒冷所包围。虽然外面寒风呼啸,太极殿内却温暖如春,李世民坐在火炕之上,正在仔细的看着一份卷宗。

李世民的下首是正襟危坐的李治,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张焕四人分列左右。座席冷。

宫中开始使用火炕,还是李治的建议。去年冬天,李治在张焕家中见到火炕之后,就一直记在心上。今年冬季刚到,李治就向李世民提议在宫内推广,以便节约成本。李世民试验之后觉得确实不错,欣然表扬了李治,不但在宫中推广,还在邸报上也公布了火炕的建造方法。由于火炕简单实用,大唐各地都纷纷效仿,节省了不少开支的同时,比起火盆取暖也安全了许多。

“太子,你看看这份卷宗,然后说说你的看法。”李世民看完卷宗之后,递给了李治。

李治躬身接过来,埋头仔细看了起来。看着李治的认真模样,张焕品了一口茶水,嘴角带出一抹笑容。自从被立为太子之后,李治明显成熟了很多,在正式场合表现得都中规中矩,颇有些储君的风范了。

许久之后,李治擡起头道:“父皇,儿臣认为这件事可行!不过儿臣有几个问题要请张少监解惑。”

李世民撚须笑道:“难得你竟然主动提出问题,朕心甚慰!张焕,你要好好回答太子的疑问。”

张焕点头道:“太子殿下请询问,臣知无不言。”

李治将卷宗捧还给李世民,这才开口道:“张少监,你的这个想法,似乎和民间的兑换十分相似。民间兑换自春秋战国时已经存在,初始仅仅使用以物易物,到了我朝,有不少实力雄厚的金银店和柜坊自己发行飞票,凡是持有他们的飞票,就可以在他们的任意一家联号提取钱财,确实十分方便。不过据我所知,似乎问题也不少。

张焕拱手点头,示意自己已经做好接受询问的准备。长孙无忌三人见到太子如此严肃认真,也都暗暗点头,各自坐直身子仔细倾听。

“其一,飞票制作简单,极易被人仿制;其二,纸张极易损坏,一旦损坏持有者就会白白损失一大笔钱;其三,各家金银店和柜坊使用的飞票尽不相同,面额也大不一样,使用起来十分混乱;其四,若是发行量过大极易产生挤兑风波。据我所知就在两年前,长安城有几家金银店因为发行的飞票数倍于他们的金银总量,消息传出后引起恐慌挤兑,这几家金银行很快就被迫倒闭。没有兑换回钱财的那些人,还曾经去万年县状告金银店的店主,这件事当时引起不小的风波,几位大人想必还有印象吧?”李治长篇大论,说到这里时看着长孙无忌三人。

长孙无忌率先道:“臣等记忆犹新,那件事确实闹出了很大的风波!那件事之后,好几家金银店和柜坊都停止了发行飞票。”

“臣也记得这事……”魏征和房玄龄也同时点头。

“朕也记得那件事!”李世民也撚须微笑,“太子,你很不错!”

“谢父皇夸奖。”李治躬身道谢,接着对张焕道:“以上四点疑问,请张少监解惑。”

长孙无忌三人也已经看过这份卷宗,都对张焕提议由朝廷开设钱庄不以为然,听完李治的疑问,也都深为赞同的点点头。

张焕站起身来,从袖中取出一张纸,双手递给李世民道:“请皇上先看看这个,臣再说说太子殿下的前两个问题。”

“这张纸很硬很精美啊!朕从未见过!似乎有点像竹纸?”李世民拿到手中就惊讶起来,“这是哪里来的?”

张焕点头道:“皇上所言极是,臣和阎立德大人谈了点看法之后,他改进了竹纸的制造方法,就获得了这种极其坚硬,不易损坏的纸张。请皇上将这张纸对着光看看。”

“咦!奇怪啊!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对着光看了一眼就惊奇万分,接着将那张纸翻来覆去多次对着光看,越看越感到稀奇。

长孙无忌有些奇怪道:“皇上,这张纸有什么不对吗?”

“你自己看看就知道了。”李世民笑着将这张纸递给了长孙无忌。

“果然很稀奇!房大人,魏大人,你们也看看!”长孙无忌看完后转交给房、魏二人,二人看完后也都面带惊讶。

原来只要将这张纸对着光线,就能看见‘大唐帝国银行’六个字,一旦将纸张放平,又什么都看不见了。

没错,这个就是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