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站在船尾,对着岸上送行的张世干和苗影等人不停地挥手。直到船只拐过几个弯道,视线完全被挡住,张焕才放下手臂,转身走向船头对着前方眺望。
船队驶过激起片片浪花,在朝阳映照下反射出耀眼的金光,不时有受惊的鱼儿跃出水面,马上又消失不见。河上风大,将张焕的衣襟吹得猎猎飞舞,如同御风而行一般令人飘飘然。看着河面上不断倒退的树影,张焕陷入了沉思之中。这次回长安之后,大唐帝国的经济战,就要正式开始了!
前几天在扬州,张焕对计无智等人详细解释了金本位制度,以及贞观宝钞印制的难处难点,再三表明贞观宝钞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货币。同时张焕还承诺,这件事一旦成功,漕帮肯定会名留青史!漕帮毕竟是十数万人的大帮会,即使苗影是帮主,也不可能强行命令他们都听从张焕的命令。因此张焕丝毫没有摆出身份压人,而是耐心的解释说服。在他的耐心劝说之下,再加上名留青史的吸引,计无智最终说服其他人,接受张焕提出的要求。
漕帮这边确认没有问题之后,张焕一颗心就放下了大半。有了漕帮的相助,再加上皇宫内府调集的巨量资金,贞观宝钞的发行就绝对不会冷场了!
漕帮的事情确定之后,张焕马不停蹄赶回江都。替曹宪祝寿的同时回了一趟老宅,让张世恒出面,将张家村周围的土地全部买下来,继续大量培育棉花良种。
昨天曹宪的生日宴结束之后,张焕就得到了京城的飞鸽传信,信中告诉他王氏商队已经到了秦州,即将回归长安城。得到这个消息后张焕连夜向曹宪辞行,今日一早就从江都码头启程赶回长安。
张焕驻足船头沉思良久,将计划再次在心里过了一遍,确认没什么大的漏洞,这才转身回了船舱休息。
张焕一行赶路十分顺利,四月二十六日午时,就抵达了长安城。因为随行的计无智等人押送着巨量金钱,为了慎重起见,张焕并没将这些金钱带进长安城,而是派人去和李靖说了一声,将这些金钱暂时存放在李靖的庄园,交由李卫等人看守。
将计无智和三百多漕帮弟子安置妥当之后,张焕马不停蹄赶回了长安城,径直去了皇宫,向李世民详细禀报了此行的情况。
对于大唐帝国银行发行贞观宝钞这件事,李世民是当做一等一的大事来看待的。最近贞观宝钞发行在即,因此每次朝会之后,李世民都要把唐俭找来询问,往往还要把跟随张焕办事的那些户部官员也全找来商讨。今日也不例外,唐俭带着几名属下,正在接受李世民的垂询。听说张焕回来了,李世民马上让他进去。
“臣张焕叩见皇上!”
“免礼!”李世民笑容和煦的指指座位,“坐吧,什么时候回来的?”
“谢皇上!午时回来的。”张焕回了一句,又和唐俭等人见礼之后,走到座位坐了下来。
等到张焕坐下,李世民道:“唐俭留下,其他人先退下吧。”
“臣等告退……”
人都出去后,李世民马上询问起了此行的情况,张焕详细的把和漕帮的商议结果说了出来。
“不错!漕帮虽然是草莽中人,倒是颇有忠君爱国之心啊!”听了张焕的讲述,李世民面带微笑奖励一句,心头对张焕却更多了一份戒心。
李世民听得清楚明白,张焕仅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将漕帮完全拉了过来!换句话说,张焕任何时候都能指挥漕帮做事!在军方,张焕将来会继承李靖的隐性势力,除此之外,平阳公主的属下也会忠心于他;在朝,有房玄龄和贞观十五年那些进士们的大力支持。这样的人,即使是驸马都尉,又和太子相交莫逆情投手足,万一他有异心,性格宽厚的李治如何能够抵挡?李世民一边听张焕说话,一边已经暗暗下了个决定,无论如何,自己死之前都要确定一件事——张焕到底有没有野心!
“皇上,事情经过就是这样。”张焕言简意赅,很快就将这次扬州之行叙说完毕。
李世民点头问道:“曹大夫身子还好吧?”
张焕满脸钦佩:“恩师虽然年近百旬,身子骨还好,偶尔还去江都县学亲自教导学子呢。”
“哈哈,那就好。朕前几日读到一本生僻的书,里面很多字都晦涩难懂,本想向曹大夫请教,又担心他精力不济。听了你的话,朕就放心了,回头去信请教一二。”
寒暄几句之后,李世民开始切入正题,询问贞观宝钞的具体发行情况。
唐俭率先道:“皇上,臣昨日去过皇家庄园,阎大人告诉臣,目前准备好的贞观宝钞的数量,大概有十亿左右。国库一共有各种金银铜币十五亿贯左右,完全可以应对贞观宝钞的回购。一旦百姓们对贞观宝钞建立了信心,就可以着手取缔金银铜货币的流通了。”
贞观宝钞开印之前,确定印刷地址的时候,最终定在了长安城外的皇家庄园。有几千玄甲骑兵日夜守卫,印钞工坊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阎立德做的不错!”李世民满意的点头赞扬一句,接着问道:“具体的发行时间定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