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贞观风流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发行日

第一百八十七章 发行日(1 / 2)

四月二十七日,朱雀门外。

宽阔的朱雀大道上人头涌动,平时张贴皇榜的高台附近更是人满为患。今日一早,就有万年县和长安县的衙役敲锣打鼓,四处通报说巳时末,在朱雀门外会颁布皇上的重大旨意。

听到这个消息,长安城瞬间热闹起来,贞观朝以来,皇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大张旗鼓的下达诏令。这次到底是要颁布什么重大旨意?抱着好奇心,长安民众早早就集聚在了朱雀门外。

“朱老三,你兄弟在县衙当差,你知道皇上要颁布什么旨意?”

“我告诉你们吧,我兄弟说了,皇上这次啊……”

“真的假的?”

“我朱老三的人品你还不知道?那是从不打诳语的!”

“嘿嘿,就是因为是你说的,才不能让我们相信……”

“滚一边去!”

在一片议论声中,终于来到了巳时末。随着一阵阵锣鼓声,三名紫袍官员在百余执金吾将士护送下,缓缓从皇城里走了出来。

“看见没,那是房玄龄大人、长孙无忌大人和唐俭大人!”

“真的啊!这三位大人亲自出来宣旨,这份旨意的内容肯定不简单!”

“嘿嘿,傻子都知道,还用你说!”

“放屁!你说什么?”

“都别吵了,大人们出来了!”

说话间房玄龄三人已经走出朱雀门,登上了张贴皇榜的高台就坐,众人顿时鸦雀无声起来。

三人商量低声几句,唐俭起身踏出一步,打开圣旨看了一眼周围的民众,轻咳一声就开始宣读起来,他每读一句,身侧三十个大嗓门的执金吾士卒就齐声复述一遍。

唐俭宣读圣旨的同时,几名内侍在执金吾的协助下,将巨大的皇榜张贴在了城墙的告示栏上。

圣旨很长,再加上围观民众不时出言喧哗,唐俭足足花了两柱香的时间,才将这份圣旨宣读完毕。等到唐俭读完之后,满场的喧哗声瞬间达到了顶点。

皇上要建立大唐帝国银行,接着发行贞观宝钞,以便取代金银铜币和绢布?贞观宝钞是否用纸张所造?我们兑换了宝钞,用不出去怎么办……听完圣旨,台下百姓的问题潮水一般涌向房玄龄三人。

“肃静!肃静!”

“不许大声喧哗!三位大人会解答你们的疑问!”

万年县的县令李维忙的焦头烂额,带领衙役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让众人停止了喧哗。虽然停止了大声喧哗,不过满场嗡嗡的低声议论一直都没停过,直到唐俭开始逐一解释贞观宝钞的详情,议论声才逐渐消失。

这次花费的时间更长,唐俭足足说了一个多时辰,才将细节问题全部解释了一遍。然而仍旧有许多民众不明所以,不时发出疑问,大家最关注的就是用金银兑换贞观宝钞之后,宝钞会不会贬值!能不能兑换回金银!

唐俭再三保证,半年之内,随时可以用贞观宝钞在大唐帝国银行兑换回金银,不过每人每天兑换的数目,不得超过持有宝钞的一半。半年之后帝国银行会停止兑换,凡是继续使用金银交易者,一旦被发现将会处以百倍罚金,视情节还会加以刑罚!

对于贞观宝钞是否会贬值,唐俭详细解释了一番金本位制度,告知说兑换比率可能会略微变动,而且会根据兑换的数额来决定,绝对不会影响普通百姓。这个‘兑换比例会略微变动’以及‘根据兑换数额决定’,就是出自张焕之手,就是为了防止世家豪族大量回购金银。若是他们真的开始两回购金银,只需要调整一下兑换比率,就会让他们损失惨重!而限定数额,也是为了保证普通百姓在兑换的时候不会吃亏。

唐俭解释完毕之后,只觉得口干舌燥,嗓子都要冒烟了,苦笑着摇摇头道:“本官嗓子都哑了,接下来请长孙大人讲解了。”

长孙无忌笑着点点头,吩咐人将一块布告板擡上来,取出十种面额的贞观宝钞一一贴了上去,比起即将使用的宝钞,这些纸币都放大了数倍。

“诸位请看,这就是贞观宝钞。不过比起即将发行使用的宝钞,这上面贴的放大了五倍左右,以便诸位看得清楚。>

随着长孙无忌的讲解,台下的民众不时发出阵阵惊呼声,为贞观宝钞巧妙的防伪措施赞叹不已。看到这么多种面额,民众们内心对比之后发现,确实比使用金属货币和绢、帛等方便多了。许多心怀不轨之人听得更加仔细,然而听完之后却十分沮丧的发现,这种印制技术民间根本就无法掌握。

长孙无忌讲解完之后,等到议论声逐渐平息之后高声喊道:“诸位,贞观宝钞的面额就解释完了。发行,其他人若是胆敢伪造贞观宝钞,不论数额大小,都会被处以大逆之罪!”

此言一出,台下无不凛然。大逆之罪,那是要诛九族的!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更是赶紧将心头的邪念克制下去。这是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纸币,难免有人试图伪造,因此长孙无忌向李世民建议处以重刑,以便防微杜渐。贞观宝钞事关重大,即使以往对刑法制定很宽容的李世民,也接受了长孙无忌的建议,准备宝钞稳定之后再修改这条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