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五日,大食都城麦地那,哈里发王宫。
五九五年,二十五岁的阿布·阿尔卡西姆·穆罕默德前往麦加经商破产,穷困潦倒之下被年已四十岁的贵族富孀赫蒂彻雇佣,成了一名普通的店铺伙计。因垂涎赫蒂彻的财富,穆罕默德很快就施展手段和赫蒂彻勾搭在一起,并且当年就举行了婚礼,在当地成为了一个‘有钱人’。
穆罕默德来往行商的过程中,对宗教十分了解并且产生了兴趣,他认为宗教是能够掌控国家的唯一途径。于是在得到了赫蒂彻财富支持,过上奢华的日子之后,穆罕默德开始装神弄鬼,时常前去山洞进行所谓的‘冥想’。
四十岁那年,穆罕默德声称受到了安拉胡的眷顾,任命他为人间使者传播伊斯兰教义。他宣称所有的人都应该信仰一个神,那就是伊斯兰教至高神安拉胡,并且宣称伊斯兰教是世上唯一的正宗教派,他则是唯一的使者,所有的人都必须信仰他。由于穆罕默德虽然是个神棍,但是他提出的诸如买卖公平、善待孤儿、解放奴隶等等主张颇得人心,很快就吸引了大批穷困的阿拉伯人归顺。
由于穆罕默德宣扬的教义损害不少贵族的利益,因此受到很多麦加贵族的反对,幸亏有赫蒂彻的财富开路,穆罕默德才得以保全性命,不过却只能在暗中传播伊斯兰教。数年后,赫蒂彻去世,穆罕默德失去了庇护,不得不狼狈离开麦加,逃到了麦地那,并且屡经艰难困苦之后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国——阿拉伯帝国,而在遥远的大唐,一直把这个国家称为大食。
穆罕默德死后,大食进入了哈里发时期。
趁着大秦和波斯的常年征战,大食人迅速抢占了不少地盘,并且谋划继续东进,用刀剑强行传播伊斯兰教,不过由于并未成功,只能派出零散教徒前去西域一带传播教义。
数年前,乙毗咄陆向哈里发欧麦尔求援,欧麦尔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于是派出数万精锐骑兵前往援助。
在欧麦尔看来,有骁勇善战的突厥人作为盟友,必然能够轻松击败大唐,然后迫使大唐签订停战条约,堂而皇之的向东传播伊斯兰教。然而事与愿违,阿布扎的数万人马还未到达碎叶城就全军覆没,白送给了大唐数万匹良马。
欧麦尔还没有从这个噩耗中回过神来,突厥人很快就一败涂地,西域被大唐牢牢控制在手中。欧麦尔知道没有突厥人的支持,大食劳师远征是很难击败大唐的,万一和大食有深仇大恨的波斯人再从旁插一刀,只怕会遇见前所未有的大溃败。欧麦尔和亲信大臣们仔细权衡之下,决定咬碎牙往肚里吞,暂且忍下这口气,先花点时间解决波斯这个后顾之忧,再和大唐一决胜负。
不过担心波斯人不顾一切和强大的大唐缔结盟约,前些年大食人并未全面压迫伊嗣俟三世,而是不停地蚕食波斯领土,同时派出更多的教徒前往西域各地暗中传教,并且派出不少暗探前往长安打探大唐朝廷的动向。
四年前大唐征伐高句丽,欧麦尔觉得这一仗最少要打个两三年,大唐肯定无暇西顾,大食解决波斯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欧麦尔连续发起几次大的作战,准备一鼓作气灭掉波斯,然而没想到的是波斯人抵抗十分顽强,大食人的进攻速度十分缓慢,迟迟不能灭其国。
而仅仅数月之后,大唐就灭掉了高句丽,再次把目光投到了西边。李世民从辽东回到长安,得知了波斯境内的情况,马上向欧麦尔送去了一封语气严厉的书信,声称大食进攻波斯已经损害了大唐商队的利益,若是战事继续扩大,大唐必定会出兵相助波斯。
当时大食虽然节节胜利,但是却并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只是迫使伊嗣俟三世丢失了少半领土,若是大唐携灭一国之威出兵相助波斯,大食人肯定逃不了好。欧麦尔只好再次忍气吞声,向李世民去信声称波斯的战事不会继续扩大,下令大食军队暂缓前进的脚步,再次把大军进攻改为蚕食。
李世民虽然通过频繁往来大食和波斯的商队清楚了解到了大食人的动向,但是由于大唐刚刚打了一场大仗需要休养,而且李世民也不希望看到一个过于强盛的波斯,于是对这件事装作不知道,任由大食人蚕食波斯,即便伊嗣俟三世十数次派人前去求援都被婉言拒绝。
经过这四年多的蚕食,欧麦尔夺取了波斯大部分领土,迫使伊嗣俟三世龟缩一隅,若是按照这个态势下去,不出两年时间波斯就会崩溃灭亡。然而欧麦尔却等不及了——去年的一次遇刺事件,导致他的身体每况日下,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时日不长了;再者大食的高官贵族对欧麦尔的谨慎十分不屑,纷纷认为应该起大军尽快灭掉波斯,然后再和大唐决战!
由于这两个主要原因,欧麦尔当众发誓,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灭掉波斯,然后挥师东进和大唐决战,并且很快就加大了对波斯的强大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