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嫡明 > 第479章 洋人要笑掉大牙!

第479章 洋人要笑掉大牙!(1 / 2)

第479章洋人要笑掉大牙!

濠镜最高的圣地亚哥炮台上,高高悬挂着葡萄牙盾徽旗、西班牙哈布斯堡红黄条纹旗。

两面旗帜之下,一群濠镜当局的权贵,正看着铺天盖地般的明军舰队,都是目瞪口呆。

明军舰队,不会突然开炮吧他们会不会强行登陆

这群衣冠楚楚的大人物,为首的是耶稣会远东特使范礼安,以及“卖猪仔(拐卖华人为奴)”的幕后黑手、议长卡尔瓦略(犹太人)。

其次还有首席军官杜亚特中校、王室法官曼努埃尔、犹太议员门多萨、主教佩雷拉、教士利玛窦、华人买办李叶荣等人。

濠镜是耶稣会的远东总部,作为罗马教廷和耶稣会的远东特使,范礼安才是濠镜当局的最高首脑,而不是议事厅的议长瓦斯科。

范礼安是那不勒斯人(属意大利),来东方已经二十多年,曾经在日本多年,也是日本教区的大主教。

范礼安是个东方通了,不仅通汉语、日语,就连安南语、缅甸语也不陌生。几年前日军在高丽全军覆没,日本重新陷入分裂,范礼安离开日本、回到濠镜,开始更加深入的研究明国。

他的研究发现,明朝之所以让日本沦为悲惨的境地,很大程度上因为一个人,朱寅!

这是一个堪称传奇的人物,在明国可谓家喻户晓,在明国人眼里,几乎就是先知、神使般的存在。

此人十二岁就通过明国严格的官员选拔考试,十几岁就成为大明的军事统帅,著名将领,高级行政官员。

去年的时候,此人更是发动叛乱,拥戴大明皇帝的儿子,在南方的京都割据加冕了。

硬生生的将一个巨大的明国,分为南北两半。此人还是个仇视耶稣会和圣教的异端,是个危险分子。

而且,此人原来就是夺取马尼拉的幕后主使,就是他鸠占鹊巢的侵占了整个吕宋岛。

收回濠镜、禁绝传教、驱逐教士的南明摄政王,也是此人!

综合各种信息,精明老辣的范礼安逐渐得出一个结论:南明摄政王朱寅,就是教廷和耶稣会在东方的最大敌人,是个极端危险的异教徒!是魔鬼!

正因为他一直在关注、研究朱寅和南方局势,他才推断这支巨大的舰队,是朱寅亲自率领去打缅甸的。

他关心的当然不是缅甸,而是自己的使命。

大明南方的权力落到朱寅的手里,那么建立东方大教区的计划,就不可能完成了。耶稣会在南方多年的成果,也就毁于一旦。

除非,朱寅突然死去,或者失去权力!

“先生们。”范礼安神色阴沉的在胸口画着十字,“这支恐怖的巨大舰队,一定是朱寅的大军,之所以出现在这里,最合理的判断就是去攻打缅甸。你们都知道,缅甸国王正在明国的云南作战,缅甸国内正是空虚的时候。”

“我本人大胆猜测一下,朱寅的舰队肯定会走马六甲,绕过暹罗,直接在缅甸勃固港登陆。毕竟…这条路线虽然遥远,反而是最快的行军路线…它很省力。”

“我赞同特使先生的判断,”首席军官杜亚特中校附和道,“作为一个海军军官,军事上同意特使先生的看法。对于报复性征服缅甸的明军来说,遥远的海路恰恰是最符合军事原则的路线。”

“如此巨大的战舰,不比西班牙的大帆船差半点,他们的火炮似乎也不是摆设。如果明军的军舰和火炮,质量不比欧洲差的话,那么缅甸就危险了。”

议长卡尔瓦略脸色铁青的说道:“我们管不了缅甸的事情了!先生们,先说说我们怎么办吧!这么巨大的明军舰队,我们还能保住这块殖民地吗”

没错,虽然名义上濠镜是他们租来的一块土地,主权仍然属于大明,可在这些西洋人看来,濠镜就是他们的殖民地!

因为在欧洲,早在三十年前,葡萄牙国王若昂三世的敕令就隆重宣布:葡萄牙获得了“中国皇帝的一块赠地”。

所以在欧洲人眼里,主权仍然属于大明的濠镜,已经属于他们的殖民地。

实际上,濠镜的西洋人不仅是葡萄牙人,甚至葡萄牙人不到四成,大半都是其他的欧洲白人。但为何濠镜被视为葡萄牙的“殖民地”

那是因为,教皇的诏书赋予葡国管理中国教务的权力。所以法律上,濠镜“属于”葡国。为此,葡萄牙国王专门派遣王室法官,来濠镜掌管海外司法之权。

站在众人身后的华人买办李叶荣,忽然主动说道:“诸位先生,我可以试着去拜访一下舰队统帅。如果统帅真是朱寅,我也可以尝试说服他。”

李叶荣是很有名的“西洋通”,在本地名声很大,都说他和洋人拜了把子。

其实他就是个大买办。但他和洋人的关系的确很密切。同时,他暗里也是个人贩子,卖了很多汉女给洋人。濠镜有两千西洋白人,几乎都有汉女妻妾,上层甚至三妻四妾,很多都是李叶荣搞来送给洋人的。

还有濠镜的数千汉人苦力,大多也是他搞来的。在帮助洋人对付汉人方面,他很有办法。

濠镜上的青楼也是他开办的,里面有数百汉女,很多都被染上洋人的梅毒,死了就扔到海里。

梅毒这种东西开始在广州传染,李叶荣可谓“功不可没”。

范礼安转头看着这个身穿中国丝绸长袍的李叶荣,皱眉道:“李先生要去说服朱寅如果朱寅真的就在船上,他会见你吗”

他不信朱寅这种人物,会被李叶荣这种人物说服。以朱寅的性格,如果知道李叶荣是个什么样的人,只会下令处决李叶荣。

李叶荣看到一群洋人都看着自己,忍不住有点受宠若惊了。他拱手说道:

“特使先生,如今整个南国汉人,都听到传闻,说朱寅是建文后裔。建文帝,是大明太祖的…”

范礼安打断道:“这个我知道,你只说重要的话。”很明显,这位教廷的特使、耶稣会的大人物,不喜欢李叶荣。

在他看来,这个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国和信仰缺乏忠诚,心中只有金银和利益,是一只迷途的羔羊。

此人看上去很尊敬教会,很尊敬教士,也会装模作样的来教堂做礼拜,可是此人又毫无虔诚之心,完全就是把教会当成生意工具。

李叶荣有点尴尬,咳嗽一声说道:

“朱寅既然是建文帝的后裔,那他最想要的当然是皇位了。但是,成祖一脉已经坐了两百年的江山,早就是正统了。朱寅真的当了皇帝,那也算篡位,肯定害怕天下人的非议,当然很在乎各国的看法。”

“我若是代表西洋各国,许诺将来各国承认他是大明皇帝,派遣使团来京朝贺,他一定喜出望外。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最爱脸面,喜欢万国来朝。朱寅想当大明皇帝,可他虽然是宗室,又注定会被非议,就会更加爱面子。”

李叶荣的语气中,透着满满的自信。他肯定,朱寅对于洋人承认帝位、遣使朝贺的事情,一定求之不得。

嗯范礼安闻言,不禁神色一动,对李叶荣的态度顿时好了一些,“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李先生有心了。看来,最了解中国人的,还是你们自己啊。”

范礼安觉得,虽然他被称为“东方通”,可是这种办法他还是想不出来。

议长卡尔瓦略也高兴起来,“这似乎的确是个美妙的主意!没错,中国的帝王们很爱面子。李,我觉得你能说服朱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