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二两娘子 > 第230章 第 230 章

第230章 第 230 章(1 / 2)

第230章第230章

如此一说,裴师母才死了这条心。

后来接到信知道魏楹中了探花,却娶了沈寄为正妻,她愕然不已。

不过她是聪明人,今日面对身份变了的沈寄,言谈十分的得体。

裴珏比沈寄小两岁,只是一个是从小努力挣银子给自己赎身。

一个虽然只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却也不曾吃过什么苦头,两人完全没有投机的感觉。

倒是黄氏见了沈寄之后,觉得她能从一个丫头到如今非常的不容易。

而她自己也面临一旦将来夫婿考中,从普通妇人到官眷的转变,她心头略有些怯。

因为她爹也只是一个私塾先生。

所以既担心夫婿考不上,又担心他考上了另攀高门。

未见面之前,沈寄和魏楹的故事就给了她不少感触。

所以今日见到本人,对沈寄莫名便有一份亲切感。

外头裴钰对魏楹说道:“师兄做官之后,不忘华安的乡亲,年年资助。小弟真是佩服得紧。”

说起这个,裴先生也觉得魏楹做得不错。

魏楹笑笑:“其实这些从一开始就是内子在做。我主外她主内,这些事情从来都不需要我操半点心。”

“哦,原来如此,那嫂夫人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裴先生撚撚胡子,其实当年他也怀疑过沈寄的来历,谁家丫头能是那样的?

后来问及魏楹,魏楹见先生有同样的疑问,便把自己的怀疑也说了。

而且今日一见,沈寄虽然不说变化有多大吧,但是气质显然又更上一层楼了。

再看魏楹的模样,也不像是为她脸上贴金,矜持中有点些微的赧然,为自己一开始没想到这么多而赧然。

更多的是小得意。

看,我媳妇儿多大方,行事多得体。

如今的魏楹,也只有在裴先生面前还会露出这一面来了。

而裴钰想着自家媳妇儿,她如果能多跟沈寄打些交道,倒是好事。

日后自己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媳妇儿总要带得出去。

还是在乡下时的做派可不好。

也没有旁的人好学,那就跟这位知根知底的师嫂学好了。

因此,沈寄今日倒是出乎意料的与黄氏一见如故。

这自然是好事,而且魏楹对裴钰的一些疑问,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裴先生对他恩重如山,仅此一子他自然会好好帮衬。

说不得日后师兄弟二人还可在官场互相扶持。

裴先生裴师母看儿子、媳妇与魏楹、沈寄二人相得,也很是欣喜。

他们在官场毫无根基,但有魏楹肯在前引领,自家儿子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至于裴珏,则是在一旁高高兴兴的拿着吃的、玩的逗着小权儿。

裴夫人索性让她把人带到外头去玩,反正只是在书院里走动,无妨的。

小权儿跟这个姐姐也玩得来。

而且他不喜欢跟一堆女人在一处,外头好像很宽很好玩的样子,他也想去看看。

沈寄知道裴夫人有话和她说,只是碍着裴珏不好说。

那要说什么就不言而喻了,便朝回头看向自己征求同意的小权儿点头。又让采蓝跟着去。

果然,待到未嫁之身的裴珏出去,裴夫人便关切的问起了沈寄子嗣的事。

“师母,之前是我有宫寒之症,治好了又遇上祖父过世守孝,如今、如今......”沈寄低头露出有点发红的耳朵。

裴夫人放下心来,拍着沈寄的手背道:“那就好、那就好。我就等人有人叫我师奶奶了。”

一边说一边瞥了黄氏一眼。

黄氏过门不久,还算是新媳妇。

知道这是婆婆在催促自己早日为裴家添丁。也只有低下头去,两耳绯红。

裴家到了京城,日子过得极清贫。

魏楹回去之后,便把自己书房里的书挑出一部分对裴珏有用的命人送去。

送银子裴先生是不会接受的。

而书却不会被拒绝,也省得裴家再为此花费。

等到魏柏回来,魏楹问起他今日收获如何。

魏柏便说了,同年相见彼此都很亲热,只是觉得对方比之一年前变化不小。

而且对方说了半天,帮忙的事一句没落到实处。但听着却是对方十分仗义的感觉。

魏楹笑道:“你要在官场混,日子久了也会如此。无妨,对方想必是要有实际的好处才肯奔走,这个好办。你不会,就让你大嫂去和女眷打打交道好了。不过日后你可得学着些。”

看来魏柏的事要好办得多。

反正只是一个从七品或者八品的职事,花些银子就是。

只是要办得让魏柏自己满意,四老爷、四夫人也合意要多费点周折罢了。

魏柏向沈寄一揖,“又要麻烦大嫂了。”

“你叫我什么?”沈寄板着脸道。

“大嫂——”魏柏下意识的回答。

“那不就结了,无需客气。”

沈寄说完转头对魏楹说道:“我瞧着池子里的睡莲,还有园中的美人蕉、万寿菊都开得很好。我们不如办个聚会,把你那些熟识的同僚还有他们的夫人请到家里来。”

回去守孝归来,也需正式亮个相。

把人请到家里来,好过一家一家去拜访。

至于那些花,则是下人承包下去后,格外上心打理。

所以开得竟是分外得好。

“好,你安排就是了。”

魏楹寻思着沈寄好像挺喜欢花的。

日后要是置办一座大宅子,就给她弄一个花房好好玩玩。

也不必像从前为了节省开支,就承包给下人了。

沈寄便下去做准备,先是从宝月斋去了解现在京城时兴的衣服首饰的款式,各置办了几身。

给魏楹三兄弟也各自备办了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