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还摆了桌子,季白她们正在吃。
她忽然觉得这个样子挺好玩儿的。大家住在一处,吃在一起。
尤其是还有这么多小朋友。
小芝麻咯咯笑了一声,然后合作的让采蓝给她穿衣。
穿好了出来,他们几个小娃娃也跟着沈寄一桌喝粥。
这个时候事多,能一起吃的就凑在一起吃,省得还要一遍一遍的做。
小芝麻甚至因为桌上的小朋友多,她还多吃了半碗,也没有嫌菜少。
今天唯一开小灶的就只有小包子的乳母了。
陆陆续续的,帐篷里的人还在增加。
有些效命于魏楹的官吏,也把妻小送了来。
他们则被分派去巡街或是往地动的中心位置去探查。
沈寄索性让人把帐篷用布隔成一个一个的单间。
只中间她和小芝麻小包子那处最大,因为还有采蓝和乳母等人。
小孩子忘性大,吃过早饭小芝麻已经完全恢复了平日的活泼。
她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在花园里遛弯捉迷藏去了。
小包子则和小冬瓜一起或趟或坐,在他的摇摇车里玩耍。
两个小娃娃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
沈寄就在帐篷里处里了中馈,如今所有事情都是事急从权。
末了她让挽翠在这里坐镇,如果有拿不定主意的事就去问在补眠的魏杬。
自己穿了外出的衣裳准备出去一趟。
她要去看看外头街上的情况。
也不知道昨晚垮塌了多少房子,伤亡情况如何。
慈心会现在也算是群龙无首的状态。
刚募捐到的统共两三万两银子,这回怕是要怕是用场了。
沈寄绕了个弯从后门出去,省得小芝麻看到了又吵着要跟。
外头是什么个情况还不知道呢,不敢随意带她出门。
家里好歹有人看家护院,也有下人伺候。
要吃什么喝什么也方便。
后院的墙昨天被震垮了,这会儿小厮正在修补。
看到沈寄过来,领头的便过来行礼。
“你们忙吧,我是要出去,打这里经过。”沈寄看看直通外面街上的缺口,毫不犹豫的往后门走去。
要是从这里出去,是可以少走些路。
可是给人看到了不像个样子。
以身作则很重要啊!
她从前也是很注意的,可是这两年该收服的都收服了,该斗倒的也都斗倒了,便有些放松了。
这不,拿赌球撺掇小叔子。
结果搞得家里开起了赌局,下人也来了一次大换血。
她先走到将后宅与前衙隔开的照壁处,找人去问了一下统计出来的数据。
原来震源离此地还有两百多里,这里只算是波及的范围。
震源也在扬州府辖下,派去的人已经快马赶回通告这一消息。
魏楹已经在辖下调拨粮食等紧缺物资运过去。
要命的是,扬州府驻地垮塌房舍几以千计,辖下各县受灾情况不一。
所以各县能支援的物资也不多。
现在灾情已经在往上报了,也派人去临近州府求援。
当下,一个是要赈灾,二个是稳定局势。
目前局势尚在控制之中,就怕有人煽动灾民。
也就是说,现在不但要防天灾,也要防人祸。
人祸还不只是煽动灾民闹事这一条,还有商家的囤积居奇。
而且,还有灾后的安置以及防止疫情等种种问题。
这些大灾面前,是很考验一府主官的执政能力的。
沈寄想着,自己除了看好家,也得尽己所能的帮魏楹一把才是。
至少,她可以帮着稳定人心。
这会儿沈寄很庆幸她从去年就开始在组织慈心会做善事了。
之前说刘同知夫人的威望一度超过沈寄,那是在慈心会内部一众贵夫人里。
而且,随着小包子满百日,沈寄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这种情况已经在改善。
但在民众中间,沈寄的威望一直是很大的。
那些贵夫人都是在扬州府多年的,从前不过是施粥而已。
但沈寄到了扬州,做的是实事。
给穷人修补房子,照管孤寡老人,办学校让那些穷孩子可以去念书认字以期改变命运,资助年纪老大却因家中贫穷无人提亲的女子妆奁……
这些,扬州府的老百姓都感念在心。
而且,慈心会一直在活动,人人都知道那是知府夫人组织的。
沈寄撩起马车的帘子往外看,街上的一切还算有次序。街道旁有整塌的房屋正在被修整。
沈寄是和刘同知夫人一道过来的,又通知了马夫人、阮少夫人等人一起过来。
其实一开始刘同知夫人是没来的。
毕竟昨晚府衙后宅也不平静,她家里也是有老有小。
后来听说沈寄从后门出了门要往慈心会去,她安排了一下家里便赶紧跟来了。
其他骨干分子也大都是这样。
沈寄见人齐了,便简单的说了这一次慈心会就利用自身的影响力辅助衙门行事。
现在先拿出银子去商铺买米。
阮少夫人当场表示阮家的米铺绝不会高价卖给慈心会,家里有粮铺的人也只好跟着表态。
然后是医药,衙门已经征召了不少大夫,沈寄便找了家中开有药铺,有进货渠道的夫人拿银子回去买各种稀缺药品。
都是商家,想来多少也是要赚一些。
但是既然一开始要挣这个好名声,把自己夫人、儿媳弄进了慈心会。
要是这次敢发国难财,沈寄就会号召民众口诛笔伐。
这个后果大部分还是承担不起的。
而且还有魏楹紧急出台的告示,囤积居奇哄擡物价者直接请去吃牢饭。
双管齐下,还是可以制止绝大部分的。
至少,市场不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