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2)

第90章

宋南枝第二日是早上来的,昨日江嬷嬷告知她沈洲这个时辰要换药,所以去给瑞王妃问完安就直接去了西院子。书房门没关,进去时见刘太医正给他上药,又垂着头转身往外走。

“去哪?”沈洲喊住了她。

“我在外面等等。”沈洲上半身都光着,她帮不上忙,总不好进去盯着。

“你避什么,进来吧。”

沈洲看着她,神情里满是不解,好像是在说被看的是他的身子,他都无所谓,为何还要避着?宋南枝没办法反驳,因为她本就是因为沈洲受伤才来照顾的,没道理为这些事别扭,便也点了头。

刘太医也迅速放下手里的东西,声称还要给瑞王妃请脉,退身出去:“药已经上好了,剩下的交给宋姑娘了。”

药膏已经涂抹好了,只是要帮忙穿个衣服。

宋南枝也应下。

可她还没走上前,沈洲却已经将衣服穿上了,他适才喊住她,只是想让她进来帮自己送些东西。

“桌上那些东西你帮本世子都带回去吧。”

宋南枝看向那桌子上的贵重宝物,有些诧异,她没明白把这些东西带回去是什么意思,“世子是要转送给谁吗?”

沈洲说:“不用,带回去就行。”

见她一脸好奇看着自己,沈洲解释了一句:“不是担心我们之间太过疏离,会惹来猜忌么?”

宋南枝这才反应过来,沈洲的所以意思是,瑞王府送这么多贵重东西到宋府可以堵那些人的嘴,消除众人的猜忌。

她擡眼看向沈洲,还未来得及解释,就听沈洲又道:“这样你也不必为难的来回跑了。”

“我昨日并非是这个意思......”

她没有感到为难,可自己昨日确实也说了这些话,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

“无妨。”沈洲打断她,人已经往外走了,“我今日还有要事,你也回去吧。”

东福已经备好了马车,帮着把东西搬出去,宋南枝也没有再留随着又回去了。而接下来几日都是如此,她刚到王府沈洲便因有事要忙,要她先回去,她不敢打扰遂没有多留。

到后来的一个月,她甚至连沈洲的面都没见上。可到底也是奉太后之命,所以沈洲便是忙着或是离开,她都待到太阳落山时才回去。这期间太后派夏嬷嬷来问过几次沈洲的伤势,宋南枝因为没见到沈洲不知道伤势如何,便只将刘太医的话转达了。

按照刘太医的话,沈洲近些日子伤口都恢复的很好,已经完全没必要担心了。

宋南枝当时以要照顾沈洲伤势才每日来瑞王府,实则她除了第一日,根本没有帮上什么忙。

日落时分,东福照常送她回去时,支支吾吾地与她说:“世子让我与宋姑娘说一声,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太后那边他自会派人去告知一声,让宋姑娘无需担心了。”

宋南枝掀开帘子的手顿了一下。

她知道沈洲近些日子是故意避着不见她,而眼下的意思也是让她不用再来了。

“你帮我告诉世子,待明日陪郡主过完生辰吧。”

东福按吩咐将人送回了府,回来时沈洲闲在书房看书。也不止今日,这一连一个月,自家主子根本没有忙到见不了人,而是故意不见。

东福不明白:“世子您为何不见宋姑娘?”

分明每日都在等着人来,走时又吩咐他好好把人送回去,结果却都寻借口躲着不见人。

沈洲没有回答,翻动着手里的书问了一句:“她说什么了?”

东福答:“宋姑娘的意思应该是等明日郡主过完生辰,就不会再来王府了。”

沈洲听完依然没什么情绪波动,淡定至极。

.

翌日一早宋南枝去了趟宝斋,午时后才去瑞王府。王府里已经在开始准备晚上的生辰宴,宋南枝去的时候还是像往常一样先去见了瑞王妃。

瑞王妃正好在佛堂:“今日怎么来得晚了。”

宋南枝屈膝道:“我先去了宝斋,所以晚了。”说着从将这些日子在王府闲来无事抄的佛经都拿给了瑞王妃。

抄佛经都是身边亲近之人才有心帮着抄,瑞王妃接过时瞧着眼热,“难为你还做这些。”

瑞王妃今日一早进宫给太后问安,刚好看见沈洲派人来太后宫里,说是伤势已经好了,可以收回让宋南枝照顾的旨意了。她便猜着,或许宋南枝今日之后就再不来王府,眼下见她拿着她给自己抄的祈福佛经,心里觉得难受。

太后能让宋南枝来王府照顾沈洲,她自是高兴的,也以为会是他们和好的机会,哪知这些日子里两人连面都没见上。

她了解自己的儿子,既然当真是喜欢宋南枝便该无论如何都不放手,却不知道为何,最近突然变得和从前一样冷漠人,简直让她操碎了心。

可她也知道不该插嘴两人的事,便什么也没有提,只说:“柯儿一早便在等你,她道如今也只有你这一个知心的朋友,烦你今日多陪陪她。”

“王妃客气了。”

宋南枝从瑞王府那儿出来,正准备要去找沈柯,但想想她还去先去了西院。既然是最后一天,也该去与他说一声。

东福在院子里,“世子今日不在王府,一早进宫去了,这会儿应该在北玄司。”

“那他可有说何时回来?”

“世子没说。”

早预料到会如此,宋南枝也并不意外,没再多问,只道:“那等他回来,帮我转告一声,明日我便不来王府了。”

说完便去找沈柯,两人一早约好今日要去妙娘那儿寻乐,收拾完便也坐着马车出了府。东福见两人竟然要出门,赶紧随在身后。

从王府出来时太阳就已经落山了,妙娘知道两人会来也早早准备好,等人一来就去了垂星围楼,那楼也是妙娘的,临倚在江边是京城著名的玩乐地。里面场地大有民间百戏说书,等接地气的技艺表演,雅有闻香抚琴诗词作画等,样样俱全。

夜间人多却也十分安全,从未有人闹过事出过乱子,加上东福也随在身边,宋南枝也很放心。

陪着沈柯玩了一圈,最后累了便听琴去了,来之前妙娘便极力推荐来此,说是弹琴之人琴艺乃京中第一,琴音入人心,道是有一声入耳,万事离心的本事。

也确如其言,两人一到那幽阁里便静心松缓了下来,是空旷悠远,净化心灵的琴乐。接着再听了一首,情意绵绵,风花雪月轻快雀跃的。

沈柯听入了迷不肯走,哪知弹琴之人每日只弹两首。宋南枝不想扫了她的兴,便问妙娘能不能通融,加钱不是问题。妙娘自然不会拂了面子,当即把人带去了雅间,让那弹琴的妙人儿专给两人弹。

东福也觉得琴声好听,适才偷偷去看了一眼,见到那人样貌时一阵叹息。知道那人要进房间只给两姑娘弹琴时,他觉得不妥想制止,但被宋南枝拒绝了,最后只好跟着一起进房间听。

沈柯如愿听到了好听的琴音,赞叹是怎样一双妙手,遂也对那弹琴之人十分好奇,要那妙人儿从屏风后面走出来。

妙人儿答应,谁知出来的竟然是一个素衣白袍,墨发松散着的男子,生得极其白皙秀气,女人长得还要好看。

妙娘介绍说:“这是阿九,是这儿的镇楼之宝,亦是京城第一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