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衣顺着夏沐的目光看向角落,石头正捧着半块桂花糕,小口小口吃得认真。
可一想到往后的日子,她脸上的笑意便淡了下去,声音也低了几分:
“还能怎么办……只能先把他锁在家里。”
夏沐眉头皱得更紧:
“锁在家里?那孩子一个人待着多危险,万一磕着碰着,或是又犯了病,连个知情人都没有。”
“我也知道不妥。”
黄小衣眼圈泛红,声音里满是无奈,
“之前石头落水,吴婶子本是好心帮我照看,结果出了这档子事,她吓得好几天不敢出门,见了我都躲着走,说什么也不肯再帮衬了。
我又去求过隔壁李嫂子、对门张大爷,可他们都说孩子病刚好,身子弱,怕万一有个闪失担不起责任,一个个都找借口推了。”
她说着,擦了擦眼角的泪:
“我也不想把孩子一个人锁着,可店里活儿忙,我总不能带着他上工。
只能每天早上把吃的备好,让他在家待着,等我晚上下工回来。
东家的院子很大,足够他活动了。”
听到这话,夏沐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换做在现代,孩子到了年纪就送进幼儿园、学校,白天有人照看,还能学知识,哪用得着这般委屈?
可这是古代,普通百姓连吃饱饭都难,哪有那么多方便门道。
她正琢磨着,忽然眼前一亮。
古代虽然没有学校,但是却有私塾。
而且石头也到了该启蒙的年纪,能学点东西更是再好不过。
夏沐连忙开口
“把孩子关在院子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不还是把孩子送去私塾读书。”
“现在石头每天都在外面疯玩,还不如送到私塾里面学点东西。”
“要是他是读书的材料,以后要是有机会,说不准还能当个官。”
黄小衣闻言,愣了一下。
只是一瞬间,她脑海中就出现了无数孩子以后成才的画面。
然而,这些画面只在黄小衣的脑海中,持续了片刻就消失不见了。
她苦笑摇头:
“东家,可私塾那地方,哪是我们这样的人家能去的?”
“不说束修我拿不出,光是每月的学费····”
夏沐看着黄小衣愁苦的模样,随意的摆了摆手:
“束修和学费的事情你别担心,这些我全包了,你只管送石头去私塾就行。”
黄小衣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东家,您……您说什么?”
“我说,石头去私塾的钱我来掏。”
夏沐笑着重复了一遍,
“孩子不能总关在家里,去私塾既能有人照看,还能学些字,将来总比目不识丁强。”
确认自己没听错,黄小衣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夏沐连连磕头:
“东家,您真是我们母子俩的再生父母!
我……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了!”
“快起来,别这样。”
夏沐连忙伸手扶起她,
“我也是看着石头可怜,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再说,你在店里干活勤快又细心,这点钱就当是我给你的额外补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