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周瑜的“美元”霸权!(2 / 2)

缺铜!

别看古代一直用铜钱作为货币,其实历朝历代都会面临这个尴尬,缺铜去铸造钱币。

铜钱的需求量本就很大,还有武器甲胄方面的消耗,以及钟鼎各种青铜器的需求。

简而言之,需要用铜的地方太多,就造成了缺铜的窘境。

尤其,古人还贼喜欢往地下埋点陪葬品...

直百钱的出现,可以让钱币的“耗铜量”缩减百倍,周瑜治下自然不会缺铜。

“不止于此。”刘巴得意道:“往后,咱们铸币不仅不会赔钱,而且还会赚钱!”

“对啊!”庞统一拍大腿,“铸一枚直百钱,就能赚九十九文!”

先前有言。

一枚五铢钱价值一文。

一枚直百钱价值百文。

两者本质上一样,都是一枚铜钱而言。

自然,铸造一枚直百钱,就相当于赚了九十九枚五铢钱。

至于刘巴所说的铸币亏钱,在古代也的确存在。

印钱这种事情,放在后世肯定血赚,但在古代多少有些出力不讨好的意味。

还是那句话,铜本事具备价值。

把价值一文钱的“铜”,加工成一枚价值一文的“钱”,本质上没有赚。

铸币过程中,还要付出采矿、运输、人工、燃料、火耗...等等成本。

自然而然,铸造“良币”就是个亏本买卖。

有的时候朝廷因为穷,故而不得不削减铜钱的含铜量,以此减少铸币的成本,这也就是“劣币”的由来。

如今有了直百钱,就不用担心铸币赔钱。

因为本质上,直百钱就是一种特殊的“劣币”。

直百钱的含铜量,肯定不值一百文,省下来的铜就是朝廷的“赚头”。

只不过雪盐的出现,弥补了直百钱劣币带来的负面影响。

简而言之,未来发行直百钱,也就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周瑜治下的经济也不会崩溃。

“大钱若不能消弭负面影响,无疑是害国害民、竭泽而渔的苛政。”周瑜总结道:“反之,能够消除隐患,就是利国利民、刺激商业的善政。”

作为一个穿越者,周瑜对这种事情接受度更高。

尤其把直百钱代入美元后,一切也就豁然开朗。

还有一点刘巴没有提及,直百钱的出现,对于其他诸侯也是一种割韭菜。

经济战!

发行的直百钱越多,收割的财富也就越多。

就如同漂亮国超发美元,全世界其他国家要替该国买单...

周瑜当即意识到这一点,心中不由升起期待。

只要周瑜通商的诸侯,慢慢就会逐渐发现,治下的铜钱越来越少,最终全都流向周瑜的口袋。

不过周瑜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当即道:“防伪!”

周瑜可以铸造直百钱,其他人自然也可以铸造。

对内还好说,严密监视民间私铸货币的情况即可。

但是对外...曹操、孙权去仿造直百钱,周瑜短期无法通过武力解决。

“主公提醒的对。”庞统连声附和,“直百钱的利润太大,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

把一枚五铢钱熔化掉,改成一枚直百钱,价值直接翻百倍!

如此巨大的利益,绝对会令人趋之若鹜!

对内还好说,毕竟铸币这种事情,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去做。

入行的门槛首先非常高,老百姓就算有心也无力。

只要看好境内的世家大族,基本就能杜绝民间私下铸币。

但对外,哪怕不提孙权,至少曹操若是仿造,周瑜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以让蒲元先生研究一下。”刘巴当即道:“搞一个秘方来防伪。”

刘巴既然敢于提议发行直百钱,自然方方面面都有考虑到。

所谓的秘方,也就是金属配比。

铜钱,主材来肯定是铜,但也不仅仅只有铜。

先前有言,铸币很容易亏钱,用纯铜铸币是绝对会亏。

含铜量在六成以上,在古代都算是“良币”。

自然而然,剩余的四成会掺入其他较为便宜的金属。

例如铁、铅、锡...

不同的金属配比,铸造出来的钱币自然也会不同,首先就是色泽不同。

让蒲元尽可能搞个复杂的金属配方,别人不知道配方,就算仿造也会色泽对不上,自然就是“一眼假”。

就算可以攻克色泽的难关,还有另一个难关——分量。

不同的金属配比,肯定会导致钱币重量不同。

只模仿色泽,会导致分量对不上。

只模仿分量,又会导致色泽变化。

有这两项卡住,基本上就能杜绝仿制。

倘若有人真能在不知配方的情况下,仿造出蒲元设计的钱币,那只能说一句牛逼!

真出现这种情况,周瑜也能自认倒霉。

不过直百钱的解释权,毕竟在周瑜手上,到时候大不了再换个配方。

总之,总会有办法克制仿制,也总会有人想办法破解。

不能因为担心有人仿造,就不实行直百钱的政策,因噎废食要不得。

“直百钱可以发行。”周瑜最终表态,“先让蒲元先生研究个秘方,然后再等雪盐取代粗盐。”

雪盐刚问世不久,目前仅流向江东,不过从时间上而言,恐怕还没家喻户晓。

更别说北方地区,许多百姓都没听说过呢。

作为直百钱挂钩的刚需商品,必须先等雪盐倾销天下,直百钱才能提上日程。

“主公所言极是。”刘巴完全赞同,“属下先去筹备,此事日后再说不迟。”

“好,此事就这么定下来。”周瑜拍板道:“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吗?”

“主公。”庞统开口道:“属下还有个小小建议。”

“讲。”

“不如让直百钱多多挂钩几样商品。”庞统笑呵呵道:“比如咱们独有的蜀锦与夏冰。”

挂钩的商品越多,直百钱的价值就越稳定。

同时,挂钩的商品越多,收割财富的手段就越多。

曹操、孙权不仅买雪盐要被割韭菜,买蜀锦、买冰块同样如此。

“在下附议。”

刘巴不假思索赞同,周瑜自然也不会反对。

就这样,关于直百钱的政策,在君臣三人的讨论下,算是初步通过。

至于正式发行,则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