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丞站在宋文通的墓前,心中疑云未散。
虽然秦川已除,宋家冤屈得雪,但总觉此事背后还有更深层的秘密。
“国公。”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陆丞转身,见是个衣着朴素的老嬷嬷,面容憔悴却难掩雍容气质。
“老身是已故太后的贴身侍女,姓容。”老嬷嬷躬身行礼,“有要事相告,关乎大周江山社稷。”
陆丞警惕地环视四周:“请讲。”
容嬷嬷压低声音:“国公可知,宋文通之所以能在朝中纵横捭阖,全因一人之力?”
“皇后宋飞燕?”陆丞皱眉。当朝皇后确实姓宋,但与宋文通的关系从未公开。
容嬷嬷点头:“宋飞燕不仅是文通的堂妹,更是太阴王曾经的恋人。”
陆丞震惊:“这是什么。”
“二十年前,太阴王本无意谋反。”
容嬷嬷眼中含泪,“是宋飞燕蛊惑老皇帝,以皇后之位为交换,要她从太阴王手中取得延寿之术。”
陆丞心中巨震:“所以太阴王案...”
“是一场交易。”容嬷嬷叹息,“宋飞燕出卖恋人,换得凤位。老皇帝则得以延寿二十年。”
陆丞突然想起什么:“但老皇帝十年前就驾崩了...”
容嬷嬷冷笑:“因为宋飞燕给的延寿丹有问题。
她真正效忠的,从来只有宋家。”
陆丞只觉脊背发凉:“那现在的皇上。”
“是先帝第六子,当年险些被毒杀的那个。”
容嬷嬷低声道,“宋飞燕扶他上位,只为更好操控朝政。”
突然,破空声传来。陆丞猛地推开容嬷嬷,一支毒箭擦肩而过。
“嬷嬷小心。”
数名黑衣人从林中窜出,直扑容嬷嬷。陆丞拔剑迎战,但对方武功高强,很快将两人逼入绝境。
危急关头,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为首竟是御前侍卫统领杨烈。
“保护国公。”杨烈大喝,与黑衣人战作一团。
混乱中,容嬷嬷被一支冷箭射中后背。
陆丞急忙扶住她:“嬷嬷。”
容嬷嬷口吐鲜血,艰难道:“皇后要造反,三日后皇上去相国寺。”
话未说完便断了气。
杨烈解决完黑衣人,快步走来:“国公受惊了。末将奉皇上之命,特来保护。”
陆丞盯着杨烈:“杨统领如何得知我在此处?”
杨烈神色自然:“是容嬷嬷离宫前告知的,说若她一日未归,就让我来此寻国公。”
陆丞心中疑窦丛生,表面却不动声色:“原来如此。有劳杨统领了。”
回城路上,陆丞暗自思忖。
容嬷嬷刚透露秘密就遭灭口,太巧合了,杨烈出现的时机更是可疑。
当夜,陆丞秘密召见心腹:“查三件事:一、容嬷嬷近日接触过谁;
二是杨烈最近的行踪。
第三,三日后皇上去相国寺的行程。”
次日,心腹传来消息:“国公,容嬷嬷死前最后见的是皇后宫中的小太监。杨统领近日常出入皇后寝宫。
皇上三日后确要去相国寺祈福,行程机密,只有少数人知晓。”
陆丞心中雪亮。皇后果然要动手了。
他立即入宫求见皇上。年轻的皇帝正在批阅奏折,见陆丞到来,欣然赐座。
“爱卿何事如此紧急?”皇上问。
陆丞屏退左右,低声道:“陛下,三日后相国寺之行,恐有危险。”
皇上挑眉:“爱卿何出此言?”
陆丞将容嬷嬷所言尽数禀报,唯独隐去了延寿之术的部分。
皇上听罢沉默良久,忽然笑道:
“爱卿多虑了。皇后虽与宋家有关,但多年来忠心辅政,岂会谋反?”
陆丞急切道:“陛下。臣有证据。”
“不必说了。”皇上摆手,“朕自有分寸。退下吧。”
陆丞心中焦急,却不敢多言。
退出大殿时,他与皇后宋飞燕迎面相遇。
皇后年过四十却风姿绰约,眉目间与宋文通确有几分相似。
“镇国公。”皇后微笑,“听说你最近很关心宋家的事?”
陆丞躬身:“臣只是尽本分。”
皇后轻笑:“好个尽本分。但愿国公记得,谁才是真正的主子。”说罢翩然离去。
陆丞望着她的背影,心中凛然。这位皇后,果然不简单。
当夜,陆丞辗转难眠。
忽然,窗外飘进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小字:“明日卯时,城南旧茶楼。”
次日清晨,陆丞如约而至。
茶楼雅间里,早已坐着一个戴斗笠的女子。
“国公请坐。”女子声音柔美。
陆丞警惕地坐下:“阁下是?”
女子掀开斗笠,露出一张绝美容颜竟是皇后身边的贴身宫女婉容。
“婉容姑娘?”陆丞惊讶。
婉容低声道:“时间紧迫,长话短说。容嬷嬷是我姑姑,她生前将一样东西托付给我。”
说着取出一本泛黄的日记,陆丞翻开日记,顿时目瞪口呆。
这是宋飞燕年轻时的日记,详细记录了她与太阴王的恋情,以及如何被老皇帝威胁利诱的过程。
最令人震惊的是最后一页:“弘儿实为太阴王骨肉,此事若泄,宋家必灭九族。”
弘儿正是当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