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举火自焚登天阁(1 / 2)

药效发作得极快。

则因捂着胸口,大口大口的黑色鲜血从喉咙中涌出,浸透黄白相间的袈裟。

棠鲤冷眼看着这一幕。

不过几息,则因浑身抽搐,彻底死去。

棠鲤转身闭眼。

则因曾帮过她。

亲手送他上路,她心中难免遗憾。

可谁让他当了重熙帝的帮凶,闹出所谓的巫蛊之灾?

怪不得旁人。

画竹上前探脉:“娘子,他死透了。”

棠鲤颔首,淡声吩咐:“那就回吧。”

‘吱呀’一声,院门重新关上。

翌日。

年青的僧人推开房门,见则因服毒自杀,立即惊恐地大叫出声。

左右邻居听见动静,忙一拥而来,惊悚着报了官。

则因是谁?

最受陛下宠信的得道高僧!

得知则因之死,心惊之下,大理寺卿姜堰亲自前来,没花费多大功夫,便找到了则因留下的遗书。

‘吾心有愧’

因何有愧?

对谁有愧?

联想到近日的巫蛊之祸,姜堰心情沉重。

他不敢托大,仔细查了一遍。

见屋中并无打斗痕迹,则因死相从容,姜堰艰难地将此案定为‘自裁’,收拾则因遗物时,姜堰竟在则因的随身物品中,找到了一块出自齐王府的蟠龙玉佩。

霎时间,姜堰只觉得后脑像是遭受重击。

本被他盖棺定论的则因之死重新布满疑云。

此事涉及皇族,不是一个大理寺卿能做主的。

思索良久,姜堰于次日早朝参了齐王一本。

重熙帝望着染血的遗书,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咬着牙,声音从牙缝中溢出来。

“依姜爱卿所查,则因是自杀?”

姜堰垂着头,谨慎回答:“正是如此。”

“既是自杀,爱卿为何要参齐王?”

姜堰拱手,朗声道:“则因大师虽是自杀,却留有遗书表示心中有愧,且还有蟠龙玉佩作证,臣怀疑,东宫巫蛊之祸,应与齐王府有关!”

此话一出,殿内气氛诡异。

好半晌。

杨士高出列:“陛下,则因大师今年虽已七十有六,早已见惯世事,但其心性坦荡,绝不可忽然自裁而亡,想来,东宫巫蛊一案,怕是深有内情……”

“臣附议。”

“臣附议。”

……

礼部尚书李寄明拱手:“依臣拙见,则因大师身旁还有齐王的蟠龙玉佩,此等贴身之物,寻常人如何能随意相赠?无论如何,很该审一审齐王府的人,也好还齐王爷青白。”

怀王府彻底败落,被迫站位怀王的李寄明重得自由之身。

眼看太子殿下颇具圣明之资,而齐王多年汲汲营营,却连个内宅都无法管束。

但凡有一点野望,不想遗臭万年的,都不可能站齐王。

显然,李寄明不想遗臭万年。

另外两名阁老各抒己见。

唯有首辅陈微,自始至终立在一旁,不发一言。

重熙帝面色沉重,但面对百官谏言,不得不将此案前情全部推翻,重新再审。

与此同时,东宫。

得到消息的宗越尘面无表情的望着窗外的树。

良久,他冷笑了一声。

一直以来,则因笃信命理,为此不惜背叛身为至交好友的父皇。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倒是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