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军中贪墨的,全都中饱私囊,导致边关的将士饿着肚子打仗,就连那些军需都是次品。
那些证据呈上来,也让皇帝整个人都暴怒了。
“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
他自诩还年轻,谁知皇子们已经荒唐到这个地步,在他眼皮子底下做这些勾当,就为了盯着他身下的皇位!
“王孙犯法与庶民同罪,将这两个孽障都压入天牢!”
皇帝发了话,连同皇子都进去了,
而这一场风暴里,如同姚兰枝之前猜测的一样,安平侯府并没有躲过去。
无他。
赵林舟曾经做过的事情,也被牵扯出来了。
只是赵林舟已经死了,再加上当初皇帝金口玉言曾经说过,不牵扯侯府的孤儿寡母。
在皇帝发愁犯难的时候,内侍给他出了个好主意。
“皇上,您身为天子,尚且为皇子的过错愧疚,难道那赵家老侯爷这些年就没有半点责任吗?子不教,父之过啊。”
因为两位皇子做的荒唐事儿,所以皇帝还下了悔过书,祭祖忏悔呢。
赵林舟虽然死了,可赵利平不是还活着么。
他就在大牢里待着,这些年对儿子不管不问,导致儿子长歪了。
按理说,这个罪过,就该算在赵利平的身上啊!
内侍这么一说,皇帝豁然开朗。
“是啊!”
俗话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
他身为天子,还要忏悔呢,那赵利平凭什么就能置身事外了?
于是,身在监牢的赵利平,就接到了一道圣旨。
一开始,赵利平还有些欢喜,以为是皇帝想起来了自己的委屈,放自己出去呢。
结果听完圣旨之后,他整个人就跌倒在了地上。
皇帝的圣旨言辞繁复,只有一个意思。
赵利平混账,养出了不肖儿孙,将他责打五十大板,再关押十年!
他脸色苍白,在宦官的催促下,只能抖着声音:“……罪民赵利平,接旨。”
赵利平被处置了,总算让皇帝稍微消了消怒火。
但是赵林舟虽然死,还在护国寺内供奉着长明灯,若是这个撤掉,岂不是叫天下人笑话,他这个皇帝有眼无珠?
皇帝心中咽不下这口气,反过来,又觉得这是姚兰枝的过错。
她当初捐赠的那百万两银子,跟自己要点什么好处不行,非得给她夫君要一个长生牌位。
这下好了。
倒是让他左右为难。
皇帝为难,咽不下这口气,索性一道圣旨降了下去。
却是传到安平侯府的。
“老侯爷赵利平贪赃枉法,剥夺侯府爵位,收回侯府宅院,限期七日内搬离!”
皇帝一道圣旨,许轻瑶当时就白了脸。
倒是姚兰枝愣了一下,就恢复如初:“谢皇上恩德。”
她接了圣旨,内侍觑着她的脸色,见她没有怨怼,这才跟人讲:“柔嘉夫人且放宽心,皇上说了,虽说这侯爵的位置没了,但是您好好抚养儿子,未来待的小少爷长成后,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作为。”
他说着,又道:“何况,那老侯爷昏了头贪赃了军需,皇上念在您孤儿寡母地,并不曾参与这些事儿,所以并没有降罪牵连,这一家是大幸了。”
内侍这话,姚兰枝自然清楚。
当时就感激地笑道:“多谢公公,此番劳您跑这一趟,您且拿去喝茶吧。”
她示意让丫鬟送了红封,里面的厚度不少,那公公接了,满意的笑。
再看姚兰枝的时候,愈发客气了:“夫人经此一事,须知福祸相依,未必就是坏事呢。”
他意有所指:“说不定,好事儿也在路上。”
姚兰枝当时就懂了他的意思。
赵林舟犯的罪,皇帝不可能不追究,这是原则性问题。
尤其是,皇帝为了脸面,将赵林舟的犯罪全都算在了赵利平的身上。
皇帝这一口窝囊气必须得出,安平侯这个位置,是保不住了,子不教父之过,还有一样是父债子偿。
赵利平在牢里待着,念在赵明澜年岁小,只要了他的爵位。
皇帝这已经是很仁慈了。
姚兰枝必须得毫无怨言地配合,不然,皇帝这口气憋着,日后侯府才是要倒大霉的。
所以,姚兰枝明白了之后,再次诚恳道谢:“皇上大恩,臣妇明白的,赵家作孽,愧对于天恩,还请皇上恕罪。”
内侍见姚兰枝懂礼,满意的笑。
他收了姚兰枝给的红封,带着人就走了。
果然,这一道圣旨之后,当天下午,皇帝又有一道圣旨赐了下来。
而这一次,皇帝给的旨意,却是好事。
“柔嘉夫人于国有功,于百姓有恩,特赐宅院一座。特许年夜进宫赴宴。”
安平侯府的宅院,是先皇赐爵位的时候赐下来的。
所以,皇帝必须要收回。
但同时,姚兰枝这般懂事儿,再加上做事也周全,皇帝也得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