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这下,咱终于心里踏实,不用发愁粮食了!”
朱元璋顿时意气风发,“如此丰收,今年腊赐,增上一倍!”
“多谢殿下!”
“殿下英明!”
李善长与宋思颜几人,顿时大喜。
同样。
回到府上,看着管家陶康报上的账目,刘英也是满脸喜色。
他府上有一千一百亩良田。
亩产四石的良稻,收获三百七十石!
亩产三石二斗左右的良稻,收了三千二百石左右。
给自己留下一百一十石的稻种。
剩下三千四百六十石稻谷,已经全部从老朱手中,换了两倍的粮食与一倍的钱财!
如此。
至少换六千九百二十个石粮食,还有一千三十八贯钱!
去掉给那些佃农的五成,刘英便可得到三千四百六十石粮食,还有五百一十贯钱。
这五百一十贯钱,已经快与刘英的俸禄差不多,完全足够刘府一年的开销。
刘英的俸禄,还有腊赐这些,都可存起来。
他刘英,发财了。
光明正大的发财,无人可说什么。
另,他名下,那三十八家佃户,也都跟着发财了。
剩下五百一十贯钱,每家,直接可得十三贯钱,还有九十二石粮食。
一家,一年最多吃上四十石粮食,还能多上五十石粮食。
他们还能再卖上四五十石粮食,也就是十二贯钱或俗十五贯。
但别忘了,还有水田里面养的鱼鸭,每家至少还能多上六七贯钱。
还有收下的夏粮。
不往多了算,就算是秋粮的一半。
每一家佃户,一年有了足够的粮食吃,还能赚上五十多贯钱。
惹得府上,一些老卒都想去给刘英当佃农。
听到陶康说这些话,刘英撇了撇嘴,“让他们少扯犊子,他们谁没有三亩永业田?还不都租出去了?”
“嘿嘿……”
陶康便是一阵轻笑。
“他们今年也就赶个好时候而已……”
“军师所言极是!”
……
两日后。
朱元璋便再次找到刘英。
“雍泰,秋收已完,可要开始往大都卖粮?”
“可!”
刘英直接点头。
“殿下,可先运去一万石粮食,给那些人一个试探!”
“雍泰所言极是!”
“如此,咱便让康茂才挑人。”
“殿下,让水师负责?”
“雍泰可是觉得不妥?”
“殿下英明!”
刘英拱了拱手,“水师那一群大老粗,他们去了,恐怕只会想着如何攻下天津港,哪会卖粮?”
“……”
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即也是满脸古怪。
“雍泰所言极是,但这一万石粮食,又该如何卖给他们?”
刘英思索片刻,便道:“殿下,不若找上两队商贾,让他们的商队随水师船队前去大都!”
“让这些商贾给咱售卖粮食?”
“殿下英明!”
“也唯有如此了!”
朱元璋微微点头,“商贾之事,便交由雍泰了!”
“殿下放心,微臣寻上一个滁州商贾,寻上一个应天府商贾,再寻上一个平江府商贾……”
说着,刘英又想起什么:“殿下,不若给他们每家四千石粮食,让他们三家通过他们在大都的人脉与路子去售卖?”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