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子的事儿就这么定了下来,原本还想带着孩子回山上的谢舒妍却是被程老太态度强硬地留了下来。
谢舒妍忍不住感叹,不管在哪个时代,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的含金量都不含一点水分,甚至最不对付的大嫂都能给她几分好脸色。
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这程家一大家子,除了骗原主来当寡妇这件事做得不地道外,其实就是一家子老实本分淳朴善良的好人。
当谢舒妍拿出一百两银票时,这一大家子居然没一个人有私吞这笔银子的想法。
老太太激动把着银子,也只是怕谢舒妍再反悔。
晚饭的时候,程老太在提及要去买点粮食回来,从谢舒妍和程三郎口中得知镇上粮食突然比原来价格翻了五倍有余时,气氛又变得凝重了起来。
“怎么会突然涨这么高了?”程大伯担忧地开口。
年长的程老爷子蹙着眉头应道,“我倒是听你爷爷提及过一回,你爷爷说那一年他都差点饿死了,是因为往北的应先府遭了灾,粮价才暴涨,然后咱们这边也被波及,听你爷爷说,那一年饿死了好多人,如今粮价这么涨,只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程老太瞪了一眼老头子,“你可别胡咧咧,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那粮食能不贵?再过一两月,地里庄稼都开始收了那粮价不就自然下来了。”
程老大赞同点头,“娘说得对,今年地里庄稼长势可都不错,等熬过这段时间,粮价肯定会降下来。”
程老太,“可是建房子得吃啊,咱也没余粮不买粮食不行啊!”
“要不等秋收完之后再动工?”
正专注又嫌弃地啃着杂粮馍馍的谢舒妍听得立马抬起了头,“粮食的事情我想想办法,我以前认识一个大户人家的管事,或许可以找他帮忙弄点粮食来。”
要放到之前,程家铁定没一个人相信谢舒妍的话,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一百两银子,彻底让他们改变了态度。
都能随手拿一百两银子出来了,那可是一百两啊,说给就给了,还有什么不能相信的。
当然老太太也有她心里的小九九,这银子花了,房子建起来,以后就是她孙子的了,银子不花,谁知道以后谢氏会不会发疯又将银子要回去呢。
于是在听得谢舒妍这么说,就立刻拍了板,“行,明儿大家就忙活起来。”
吃过晚饭,趁着天还没黑,谢舒妍就赶着几个孩子去了小河边,从空间里取出新买的衣服,甚至连皂角都准备了,她招呼了程大朗带着两个弟弟去河里洗干净,自己则带着妞妞去了另一边。
条件有限,只能将就,好在这个天河水不凉,将就着洗一洗也还行。
看着几个孩子都换上了干净的衣服,身上也没了难闻的酸臭味,谢舒妍终于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