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赵衡之的父亲,正一品骠骑大将军,并非是赵老夫人亲生的。赵老爷子当年看上了赵老夫人的一个丫鬟,那丫鬟也不知羞耻,以为攀上了姑爷,就能乌鸦变凤凰。一直和赵老爷子暗通曲款,不过到孩子出生,她才说出来。
赵老爷子想把母子俩都留下来,这丫鬟却难产死了。到头来,还不是赵老夫人收拾烂摊子。
她丢不起这个人,便对外说自己有了身孕。因为没有一点症状,年纪又渐渐上来,就没有在意。等肚子大了,才察觉出来。她又把这孩子报小了几个月,等满月抱出来的时候,外人都说这孩子个头大,人也瞧着聪慧。
骠骑大将军幼年,从没得到过母亲的疼爱。他后来从军,也是希望有朝一日,出人头地,能听到母亲的夸赞。但一直到死,也没有听到。
赵老夫人看到他,就觉得恶心。
她尚且有些仁爱之心,这么多年,也没苛待过他一分。只是对他始终亲近不起来,别说夸赞他一句,就是多瞧一眼,都觉得厌烦。
知道他从军,想着战场上瞬息万变,死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后来老三一步步坐到骠骑大将军的位子上,几个孩子也都大了,该娶妻了。
她随便给老三选了一家。
对温氏,赵老夫人也是冷眼旁观。
“你爹该是个庶出,是因为老婆子我,才有了今日的荣耀。而你,亦然。”本朝虽说也没有明令禁止庶出入仕,但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而已。
赵老夫人养了这么多年,只要一点点的回报罢了。并且,之前赵衡之要走,她也没拦着。
她是看赵衡之更出息了,而家里这几个,一个比一个不行。总不能把赵府的未来,再去交给庶出儿子生的儿子手里。而且这个人,和赵府还不是一条心的,他对赵府充满了怨恨。
如赵老夫人所想,要不是温氏临终嘱托,赵衡之早就对赵府下手了。他还有些问题,想要单独问赵老夫人。赵老夫人让他们都下去,之所以让孩子们来,也是让他们知道。
今日赵府,和赵衡之彻底断绝关系了。
赵老夫人只想着陛下这样对平章侯,无非是想把兵权拿在自己手里,哪怕赵衡之有一个辅国大将军做靠山,他也老了,撑不了几年了。
琰宗是有真本事的,从前是她这个老婆子和二儿媳妇太过溺爱,才造成了走后门的局面。让他把面子和里子都丢光了,还不如吏部尚书那个儿子有出息,还要被他指着鼻子骂。
有琰宗在,这个家就倒不了。
赵琰宗想要说什么,却被赵二夫人拉下去。
赵五娘子没想到,三叔竟然不是祖母亲生的。
赵二夫人一手拽着一个,跟着老爷回去了。赵大夫人也拉着处在震惊中的老爷和儿子走了。
她偷听到了婆婆和公公的谈话,若非如此,如今当家的,就是二弟妹了。她也没想到,婆婆就这么和七侄子说了。她那个蠢儿媳妇,做那么一点小事,还被发现了。害得五丫头差点出了事,好在五丫头没和二弟妹说。
不然依着她的性子,怕是要闹的。
赵五娘子本是要和娘说的,可她不好开口,又得了祖母的安慰和吩咐,就没有和其他人说。
等屋里只剩赵老夫人和赵衡之时,他问:
“爹爹中毒的事情,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