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明呼吸一紧。
不过很快,他便回复了镇定。
他在安排这场刺杀时,已经再三确认过,不会留下把柄,即便有人失手被擒,被抓住的那些人也会立刻服毒自尽,不会牵扯到他身上。
况且,他的身份可是晋国的宁王,就算这个宋淮怀疑到他头上,又能奈他何。
没有切实证据,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对他动手,就是对晋国宣战。
两国交战的后果,谁能承担得起?!
李承明有恃无恐。
宋淮吩咐完,很快便有三个小队围住李承明。
其中,领导队伍的小队长走到李承明面前,稍稍颔首,毕恭毕敬道:“宁王殿下,此地太过危险,那些刺客不知什么时候再冒出来,安全起见,由末将负责送您回驿馆。”
说话间,钟如意已经在宋淮的护送下上了马车。
眼下这种情况,就算他跟着钟如意回宫,也没什么用处了。
经历了今天的这场刺杀,禁军已经开始警惕,他还想再动手,怕是难上加难。
而且,他先前安插在魏国的细作,大部分都折进去了,现在他手下已经没什么可用的人了。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禁军势必会在汴京城内展开一场浩**的清肃行动。
为今之计,就是安排那些幸存的谍网细作隐伏。
他们损失的人已经够多了,不能再继续有人牺牲了。
想清个中利害,李承明没有跟以往一样刻意刁难,而是从牙缝里基础一丝难看的笑容,死死盯着宋淮,咬牙道:“宋将军还真是关心本殿下!”
宋淮不咸不淡地答道:“末将职责所在。”
而旁边,小队长伸手摆出一个请的动作:“宁王殿下,请随末将来!”
纵使李承明心怀不满,也只得忿忿跟上。
宋淮的目光一直跟随李承明,直到对方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他才把目光收回来,开口吩咐手下的侍卫:“回宫!”
说罢,驾车的侍卫挥鞭,马车快速前行。
宋淮骑着马,跟在马车旁,以防意外再次发生。
十天前,镇守在彭城的顾老将军接到一封飞鸽传书。
这封书信,乃是当朝太后所写,信上详细说明了宁王求娶长公主的情况。
顾守义看完书信,当即震怒,大骂宁王李承明竖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来辱骂李承明。
顾守义发了好大一通火,等他冷静下来,他也知道,自己想回汴京的想法不切实际。
他身为三十万大军的将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以魏国安危为重,不可意气用事。
目前,两国已经在议和了,可晋国大军还压在边境线上,随时都可能打过来。
彭城这边离不开人。
因为谁也无法保证晋国大军会不会打过来,若是彭城无人镇守,晋国大军便会攻下彭城,一路**。
届时,大魏危险矣!
于是,顾守义再三思虑后,决定派自己手下的宋淮,回一趟汴京。
宋淮这个年轻人,不仅心思缜密,做事周全,还有勇有谋,是个难得的将帅之才。
若不是他不是宋威的儿子,想必现在的成就远不是如此。
可惜,造化弄人,他偏偏就是宋威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