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重生八零:辣媳逆袭成首富 > 第73章 反收购战:联合其他企业对抗

第73章 反收购战:联合其他企业对抗(2 / 2)

签名的钢笔一支接一支传递,二十多个鲜红的签名很快布满了倡议书的落款页。墨迹未干,李总已经联系好了省报记者;张老板开始统计各企业的损失数据;陆战锋则打通了商务部的举报电话,将整理好的证据一一报备。会议室里不再有犹豫和退缩,只有热火朝天的忙碌,连空气都仿佛变得滚烫。

接下来的三天,反收购战进入白热化。环球集团果然开始施压:红星厂的欧洲客户收到匿名举报信,质疑再生面料的环保性;几家联盟企业的原料供应商突然单方面毁约;甚至有税务人员频繁上门“常规检查”。

沈星晚却早有准备。她带着欧盟认证的原始文件和第三方检测报告,亲自飞往欧洲拜访客户,用事实粉碎谣言;陆战锋联系退伍战友的物流公司,紧急调配原料,解了联盟企业的燃眉之急;张老板则组织企业自查自纠,将合规经营的证据公之于众,让税务检查无机可乘。

周五清晨,《华东服装报》的头版刊登了《行业反倾销倡议书》,二十三家本土企业联名控诉环球服饰集团的倾销行为,附带详细的价格对比表和受害企业名单。报纸刚一发售就被抢购一空,网络上的讨论炸开了锅,支持本土企业的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沈星晚站在办公室窗前,看着员工们在厂区门口张贴倡议书的复印版,陆战锋端着热粥走进来,军绿色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可靠。“商务部刚才来电话,说已经受理咱们的举报,下周会派人来调查。”他把粥碗放在桌上,粗糙的拇指擦去她嘴角的米粒,“欧洲客户也回信了,不仅没取消订单,还追加了明年的量,说支持诚信经营的企业。”

沈星晚接过粥碗,暖意从指尖蔓延到心底。她靠在陆战锋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轻声说:“其实我也怕过,万一输了,不仅厂子受影响,还会连累这么多同行。”

“但你知道吗?”陆战锋低头亲了亲她的发顶,声音温柔而有力,“昨天张老板跟我说,他们厂的工人自发加班赶工,说要为咱们中国人争口气。还有东北老板,把准备给儿子买房的钱都投进来周转了。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战斗,是所有人的底气。”

正说着,李总兴冲冲地跑进来,手里挥舞着一份传真:“好消息!环球集团发声明了,说放弃对红星厂的收购,还说要‘尊重中国市场规则’!”他的眼镜滑到鼻尖,露出激动得发红的眼睛,“商务部的调查起作用了,他们怕了!”

办公室里瞬间爆发出欢呼,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厂区。工人们停下手里的活计,互相击掌拥抱;联盟企业的老板们纷纷打来祝贺电话,语气里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沈星晚的感激。

下午,沈星晚组织联盟企业召开庆祝会。没有奢华的宴席,只有食堂准备的家常菜,二十多位老板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沈厂长,这次真是多亏了你。”张老板端起茶杯,眼里满是敬佩,“以前总觉得同行是冤家,各干各的,没想到团结起来这么有力量。”

东北老板啃着馒头,含糊不清地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谁再敢来欺负咱们,咱们就一起揍回去!”他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会议室里的气氛轻松而热烈。

沈星晚站起身,举起茶杯:“这杯酒,敬大家的信任和勇气!敬咱们中国人自己的品牌!”她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真诚的笑脸,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反收购战赢了,但这不是结束。咱们要把联盟坚持下去,共享技术、抱团发展,让中国服装不仅质量过硬,更有底气和国际巨头抗衡!”

“好!”众人齐声响应,声音震得窗户都嗡嗡作响。

夕阳西下时,沈星晚和陆战锋并肩走在厂区的小路上。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陆战锋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绒布盒子,打开后里面是枚银质胸针,上面刻着“团结”两个字,边缘镶嵌着细小的蓝宝石。

“这是战友的银匠铺打的,送给你。”他把胸针别在沈星晚的大衣上,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脖颈,两人都像触电似的缩了缩,脸颊泛起红晕,“纪念这次反收购战的胜利,也纪念咱们……所有人的团结。”

沈星晚摸着胸针上冰凉的字迹,眼眶有些发热。她知道,这次胜利不仅仅保住了红星厂,更唤醒了本土企业的团结意识。那些曾经各自为战的同行,如今成了并肩作战的伙伴;那些曾经的犹豫和退缩,变成了此刻的坚定和信任。

“陆大哥,”她抬头看着陆战锋,眼里闪着泪光却笑着说,“明年春天,咱们组织联盟企业去XJ考察棉花基地吧?让大家看看最好的原料,一起研发更好的面料。”

“好啊。”陆战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初冬的寒意,“再带上王师傅他们,让老手艺也能跟上新技术,咱们中国服装,既要守得住传统,也要闯得出未来。”

晚风轻拂,带来远处车间里隐约的欢笑声。沈星晚看着胸针上蓝宝石反射的星光,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反收购战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着他们去开拓。但只要这份团结的情谊还在,只要身边有陆战锋的支持,有这些并肩作战的伙伴,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厂区的路灯次第亮起,照亮了“华东服装企业联盟”的新牌匾,也照亮了沈星晚和陆战锋相携而行的身影。他们的脚步坚定而从容,走向那个属于中国本土企业的、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