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孙女成了总指挥(1 / 2)

王科长骑虎难下。

他脚下那片刚被陈秀英夸过的土地,这会儿烫得他两只脚无处安放。

拒绝?

当着全村人的面,不就等于承认他这“科学”两字是虚的,没底气。

接受?

那更是直接往陈秀英挖好的坑里跳。

人家的地都改良完了,自己这片盐碱地,拿什么跟人比?

更要命的,是钢厂那张欠条。

这笔买卖要是搅黄了,别说高副局长的外甥,谁来了也保不住他。

可村民们不认这个。

“比就比!”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我们信陈大娘,信李厂长!”

喊声越来越高,快要把王科长给淹没了,他脸上血色尽褪。

他想做最后的挣扎。

“胡闹!”

他拔高嗓门,试图用气势压住场子。

“这是组织上的决定!不是菜市场买白菜,轮得到你们讨价还价?”

这话搁平时兴许管用,可现在,没人买他的账。

大牛往前迈了一步,嗓门跟打雷似的顶了回去。

“王科长,俺们庄稼人,不懂啥大道理。”

“俺们就知道,陈大娘能让地里长出苗,能让钢厂的厂长上门来收东西。”

“这比啥决定都实在!”

“对!大牛说得对!”

人群里立马有人吼着附和,“咱们就信能让咱们吃饱饭的法子!”

王科长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胸口起伏不定,眼瞅着就要背过气去。

李光明在一边急得脑门上全是汗,想往前凑合几句,又被村民们凶巴巴的眼神给逼了回去。

场面就这么僵住了。

就在王科长快要撑不住的时候,一个稳重的声音响了起来。

“王科长。”

是老支书。

他先前一直靠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

这会儿,他把烟锅头在鞋底上磕了磕,清掉烟灰,这才拄着烟杆子,慢步走了过来。

所有人的眼光“唰”地一下全聚到了他身上。

老支书在村里威望高,他说句话,顶别人说十句。

“王科长,陈大娘这个提议,我看在理。”

他说话慢悠悠的,字字分明。

“科学嘛,就得经得起检验。你带来的法子是科学,陈大娘的土法子种出了粮食,那也是科学。两个科学碰一碰,看看到底哪个更灵,这才叫对科学负责,也对咱们下河村的收成负责。”

王科长嘴唇哆嗦了一下,想说点什么。

老支书没给他插话的空,继续说:“这样,咱们也别在这干吵吵。立个字据,白纸黑字写下来,就搞这个对比试验。一边,是你的科学指导田;另一边,是陈大娘的土法试验田。从下种到收割,两边都记好账。到了秋后,哪边打的粮食多,就说明哪边的法子更科学。”

老支书说完,抬起那双浑浊的眼睛,直直地盯着王科长。

“王科长,您看,这样一来,既是对科研项目负责,也是对我们这几百口人的口粮负责。这总不算……对抗组织吧?”

最后那句话,说得很轻,却成了压垮王科长的最后一根稻草。

路全给他堵死了。

他要是再拒绝,就坐实了心里有鬼。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他这个农技站的科长,居然怕一个乡下老婆子的土法子,以后还怎么在单位里混?

王科长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跟唱戏变脸似的。

他看看眼前一脸平静的老支书,又瞥了眼旁边很镇定的陈秀英。

他栽了。

今天算是彻底栽这儿了。

“好!”

他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字。

“就按你们说的办!立字据!”

人群里“轰”的一下,爆发出欢呼声。

很快,桌子板凳都搬来了。

陈念从自己的本子里撕下两张纸,递上了笔。

老支书口述,村会计执笔,一份《关于下河村农业生产对比实验的协议书》就这么出来了。

内容简单明了,就是把刚才的话落到纸上。

甲方是地区农技站,乙方是下河村生产队,时间,地点,负责人,写得清楚明白。

末了,还特地添了一笔:“为保证实验公平,双方负责人需全程参与,并记录数据,以备查验。”

写完,会计把协议书往王科长面前一推。

“王科长,您过目。”

王科长一把抓起那张纸,纸上每个字都跟针似的扎他的眼。

他抓起笔,手抖得厉害。

在全村人的注视下,他一咬后槽牙,在甲方负责人那栏后面狠狠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三个字,力气大得差点把纸划破。

老支书倒是很镇定地在乙方签了名,又让会计拿出公章,“砰”的一声盖了上去。

协议一式两份,一份塞给王科长,一份老支书自己收好。

王科长攥着那份协议,指关节捏得发白,纸边都被他掐出了深深的褶子。

他趁着众人欢呼的乱劲儿,悄悄摸出个小本子,飞快地记下几个字:“陈念,下河村,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