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千灯正式开始了在大理寺生活的日子。
大理寺作为掌管琉云全国所有刑狱案件的最高官署,大理寺里的官员每天要处理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刑狱案件,每个人都忙得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
官员们每天要处理很多案件,而官员身边的随身书吏要忙的事更多。
首先端茶倒水是逃不过的,其次,一旦官员们需要考查什么卷宗,作为随身书吏的沈千灯就要替官员们跑腿,然后要经常到刑部和京兆府串门,跟进某件案子的进程,最后还得面对大理寺中的明枪暗箭。
沈千灯作为一个新得不能再新人,上任第一天就被文大人擢升为书吏,这种一步登天的晋升速度实在让人眼红。
那些眼红的人会时不时对沈千灯冷嘲热讽,造谣她是因为自己母亲的身份才当上书吏的。
还有人会给她下绊子,譬如把她要找的卷宗藏起来,譬如故意把她的饭菜倒掉让她饿肚子,再譬如骗她到某个人迹罕至的角落想对她动手。
这种欺负人的手段十分幼稚,但可以有效地打击一些初入大理寺的新人。
不过沈千灯可不是什么新人,她在大理寺待了五年,后来又当了三年沈家家主,经历过国破家亡的惨剧,大理寺文书们欺负人的这种小把戏对她来说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那些人把卷宗藏起来也无所谓,她只需要坦坦****对文鸿说卷宗别人借走了,然后发表自己对案件的看法,她毕竟在大理寺待过五年,听说并参与过不少案子,只要不是疑难杂案,都难不倒她。
那些人想让她挨饿也很可笑,想她堂堂丞相府嫡长女,她甚至能让府里下人把一日三餐做好了,顿顿都送到门口,大理寺的厨子做的饭菜来来回回就那几样,哪比得上丞相府的厨子,主子想吃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沈千灯凭借家里的饭菜,还收获了不少被口腹之欲所**的同僚。
那些想揍她一顿出出气的人也很可笑,大理寺中一大半人都是文书,而看她不顺眼的也都是文书,试问一个整日拿笔杆子的文书,会的就是一些三脚猫功夫,对付她们,沈千灯根本不需要自己出手,只需要带上凰霏和言守二人足以,她们二人虽然长相不如人意,但都是大理寺里数一数二的高手。
就这样,沈千灯轻轻松松就化解了人为制造的危机,那些针对沈千灯的人发觉她是块硬骨头,慢慢就不为难她了,沈千灯甚至还因此收获了一众敬佩她的能力,和等着她投喂的手下。
没有本事的人只有任人宰割的份,而能力出众者,到哪里都能让人敬佩,并且出尽风头。
文鸿把沈千灯安排在自己身边当书吏,除了因为沈千灯综合素质很好,还因为她想考考沈千灯的承压能力。
文鸿也是从一介文书坐到如今的位置的,自然经历过大理寺内的明争暗斗,当年她经历那些争斗时险些没承受住打压,她想看看沈千灯能不能比得过当年的自己。
沈千灯不愧是丞相沈蔚的女儿,面对这种明枪暗箭不仅没有中招,甚至还游刃有余。
短短几天功夫,大理寺内的文书已经分化成两个阵营。
一边是以沈千灯为首的激进派,另一边则是以文渊为首的守旧派。
跟着沈千灯的人大都是些看中了沈千灯的身份和实力,日后想要追随沈千灯的人,而跟着文鸿的人则是一些看不起权贵,除了才华一无所有的穷书生。
文渊是文鸿的女儿,大理寺内人人皆知,将来文渊很可能就是文鸿的接班人,沈千灯初入大理寺那会儿,针对她的就是文渊手下的人。
文渊比沈千灯早入大理寺三年,她被誉为大理寺中最有能力的文书,可她当了两年文书还是没有晋升到书吏。
母亲说之所以让她一直当一个文书,是因为她性子有些缺陷,只有等她磨去性子里的缺陷,才能有所作为。
文渊想了三年,一直没想明白自己的缺陷到底在哪,直到沈千灯来大理寺,跟母亲见了一面就能擢升到书吏。
文渊想知道自己和沈千灯的差距到底在哪,所以便放任自己的手下去找沈千灯的茬,结果沈千灯一次次解决麻烦的过程,她发现自己性子里的缺陷是不够圆滑世故。
她从小在母亲的羽翼下成长,周围全是捧着她的人,她为了不让大家失望,一直端着揣着,克己复礼为仁,她太克制太古板,如果她跟沈千灯易地而处,她绝对做不到像沈千灯一样,无论面对什么事,都能不慌不忙,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