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端年值得称道的一点是说话算话,他说会提议陛下早日提上日程,不过一天,使团就已经收到皇帝召见的消息。
消息到这来时,沈千灯尚在房中与陆湛商议,听到消息一时差点失态的摔了杯子。
陆湛不动声色地握了握她的手,动作里多了安抚的意味,让沈千灯很快也回过神来,她看着陆湛,目光流转间熠熠生辉,仿佛坚定着信仰一样。
沈千灯在心里默念,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她会带着陆湛一起。
前世所有磨难都会成为这一世逆风翻盘的把握,她绝对不会再让琉云遭受灭顶之灾。
如果战争要起,那也该让琉云奋起反抗一次,决不能被大魏如入无人之境,轻易攻入都城。
回想前世之事让沈千灯的情绪难免多了几分戾气,她跟随领路的太监,微微失神一秒,很快敛下所有外露情绪,面色沉静。
只是转角回旋时总能瞥见身边站立的顾卿卿,无疑让心情多打了几分折扣。
顾卿卿本人自然没有意识到,一行人很快到了御书房,沈千灯一眼看见谢岚候在殿门,似乎等候他们多时。
果然,到了御书房,领路太监就停了下来,默默躬身后退,谢岚则上前一步,拱手施礼。
见沈千灯几人回完礼,谢岚神色沉肃,点了点头:“请随我来,陛下已经等候多时。”
御书房里主位只有一人,一眼可见的尊贵气质让沈千灯自觉垂眸,大楚礼仪以直视圣上为不敬,这一点倒是跟琉云无甚区别,自然也不会知法犯法。
她此刻既是有任务在身,当然会保持好恰到好处的距离与尊重
不致于失去琉云的面子,也要防止冒犯大楚的威仪,毕竟身在他国,凡事都得多几分思量行事。
大楚皇帝显然心情不错,挥手让他们平身之后,谢岚主动上前引荐。
“陛下,这位是琉云国师大人。”顾卿卿俗名早已随国师二字沉于深渊,不论何人介绍,都不会再提起“顾卿卿”三字。
人们纷纷尊称她为国师,把与凡人相似的名字渐渐遗忘,直至消失。
这在沈千灯看来是件悲哀的事情,尤其是得知顾卿卿实际并无神力的情况下,只是某位国师大人显然甘之如饴。
沈千灯心中轻叹,罢了罢了,大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不必自寻他人烦恼才是。
思索间,谢岚的引荐已在她的身上:“陛下,这位是琉云使团的领队,沈千灯沈大人。”
大楚皇帝客气地赞了两句沈千灯好话,态度平和,不似暴戾恣睢之人,跟坊间传闻的脾性相似,沈千灯心中越发多了几分把握。
她俯身施礼,朗声道,“见过陛下。”
会面按照流程一丝不苟,谢岚在旁圆场,很快见缝插针的主动替他们提起此行另一个目的,皇帝沉吟一声。
谢岚识趣地出声告退,临走前给了沈千灯一个眼神,只是本该直接离开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