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千灯回到了琉云的军营。
第二天,琉云和大楚的将领聚集在一起议事,沈千灯踏入营帐看见谢岚的时候并不意外,朝她点点头,接着旁边的人已经把地图摆了出来。
事态紧急,两人都没有心思叙什么旧,几人聚到一起,低声交流数句,眉头不约而同的蹙起,最后反倒是沈千灯一拍桌子,突兀声音立即打破了凝重氛围。
其他人皆看了过去,也没有过多恼怒,谢岚眉眼舒展,抬眼颇为感兴趣地问了一句:“怎么?”
营帐里的都是熟人,沈千灯也没了装模作样的什么心思,用上之前调戏良家子的痞气笑容,毫不犹豫地笑了一声:“说这么复杂做什么?”
“最简单的招数最好使,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魏这么舟车劳顿,那粮草……”
沈千灯停了下来,在地图上圈出了标注为“居庸关”的地点,饶有深意的叩了叩桌子,唇角笑意渐深。
谢岚眼眸也染了笑意,对上沈千灯的眼神,一时间倒是认同下来,“不错的主意。”
在得知琉云跟大楚结盟的情况下仍要攻打大楚,可是琉云又不供他开道的情况下,大魏一行只能兵行险招,从并不适宜大军开拔的私路上走。
既是私路,区别于会定时检查、修整的大路,这种私路往往都是盐商贩私的产物。
见钱眼开的商贩哪会像朝廷一样注意路况平整,多少苦命百姓因此丧命,可巨大的利润实在没法不让人心动,那些私路一茬又一茬,几乎都是人命堆成的财富。
因此事实上,三国对此类事件都抓得严——至少表面上的律令里是这样。
大魏的摄政王此举实在有些失了智了,但凡有注意此事的百姓传个几句,就能察觉到朝廷对其的纵容,草菅人命一词怕是就要钉死在他头上。
不过思索了一下那位脑子里只有打仗的摄政王的所作所为,沈千灯也不那么意外了。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作为此次前来支援大楚的同盟国将领沈千灯来说,她太清楚史书会如何描写败者了。
成王败寇,若是他们输了,大魏此次就是正义之举,哪怕踏着无数性命也是正义之师。
沈千灯不可能再让这种事情发生,这一次粉饰场面的主动权必须、也只能在琉云这边,她手指微紧,眼神逐渐冷凝下来。
谢岚注意到她的情况,不动声色地伸手拉了一下她,沈千灯回过神,朝她点点头。
谢岚也点点头,“烧粮草这件事可行,居庸关地处险境,但周围防线并不是固若金汤,我记得曾有一条上山险路,不过可能会耗费点时间。”
虽然他们现在最缺时间,但是沈千灯依然果断应下:“没问题。”
之前沈千灯就有可靠途径得知摄政王此次是直接预备好了打持久战,大有用人命堆出来胜利的意思。
但是将士们都不是傻子,战争狂也只有摄政王那几个首脑,居庸关的粮草是大魏此次进攻的所有底气,防守的力量可想而知,在这种重要节点上,耗费点时间沈千灯认为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