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道朱高燨已经进入的琼州海域的消息后,军队演练自然进行不下去了。
李成军让士兵收了队列,又开始吩咐传令兵传令各营,准备前往军港迎接朱高燨的到来。
命令一经下达,原本刚刚经过拉练的疲惫不堪的士兵也变得精神奕奕。
整个军营之内,到处都是士兵穿上军装拿上武器前来集合,就如李成军所说一般,整个过程仅仅用了不到半刻!
士兵集结之后,除了留守军营的一个后勤联队之外,场上已然聚集了千余人。
千余人说起来不多,可聚集在校场上也是乌泱泱一片,士兵们以连队为单位分开,一共聚集了九个方阵。
此时看见这支军队的全貌,朱棣也不由感慨这才是精锐该有的模样!
只不过以往这些精锐都是聚集而来经受他的检阅,如今却是聚集一起只为迎接他家老四的到来。
这让他感觉有些异样,也有些不适,但更多的还是认可,因为只有这种部队,才可堪一用!
他相信,假以时日如果大明能有一支这样的部队,那扫平蒙古,指日可待!
数量不需要太多,一两万人即可,他有把握以少击多,硬抗十倍以上的蒙古骑兵!
当然,这一切目前也只是想一想,一切都还需等待见过朱高燨之后方才知晓。
朱棣暗想着,挺直了腰板,他为了这一刻已经等了许久,别的不说,至少气势不能输!
此时,在李成军的命令下,连队已经由他麾下两个营长带队,跑步前往海港维持秩序,安排好了一切,他方才来对朱棣请示道:
“陛下,职责所在,在下现在要去海港维持秩序,不知陛下是在营中等待,还是前往海港一观?”
“今日朕就是来海港的!”朱棣昂首道:“即是老四来了,那自当前去一观,你也不用过多看顾!”
“这...也好!”李成军犹豫了片刻又道:“此处距离港口不远,小人给陛下与诸位大人准备几辆马车,招待不周之处,还望陛下海涵!”
“你做的很不错了!”朱棣悠悠道:“人贵在不忘本,现在你虽是老四的人,但却能对旧主如此诚挚,这很好!”
“朕知晓你要先去准备,就不留你了,准备好了马车即可,你自去便是!”
李成军听得此言,眼中对朱棣自是升起了一丝敬意,直接敬了一个琼州军礼,便即告退而去。
他去之后不久,便有士兵赶着几辆马车前来,这个马车就没有王府马车那么豪华了。
王府的马车通体黑色,漆面光滑,而军中的马车则是更粗糙,与琼州军服一般都是暗绿色。
不过朱棣并不在意,看着车辆抵达,便对众人道:“都上车吧,若是不够,便挤一挤,不妨多少事!”
说罢,他就让朱瞻基扶他上车,朱高煦随之跟上,于谦犹豫了片刻,并未相随,转而是和张辅等人共乘。
就这样,第一辆车上只剩下了朱棣爷孙三人,可朱高煦一登车,朱棣便对朱瞻基道:“瞻基,你去后面乘车,爷爷有话对你二叔说!”
朱瞻基闻言自是愣了片刻,突然想起了这一次他们登岛的目的,貌似之前他爷爷是准备教育他二叔的。
只不过在登上岛后,就被琼州的模样吸引了注意,导致一路上本该是主角的他二叔反倒没了存在感。
现在老爷子提起此事,自然是准备说些父子间的“贴心话”,说实话,他很想听听,但犹豫了一会儿,还是道:“是,孙臣告退!”
随着朱瞻基离去,马车之中便只剩下了朱棣和朱高煦两父子,朱高煦忙问道:“爹,你想对儿子说什么?”
可朱棣却闭上了眼睛并不开口,看得朱高煦愣了好一会儿,本想问话,但想起老爷子脾气怪,只得闷着不问。
沉默之中,马车开始前进,晃晃悠悠的朝着码头方向行去,行出军营,远处便是港口。
朱高煦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海景,只见太阳已经西斜,将大海映成了深蓝色,波浪起伏,一如他的内心一般忐忑。
别看表面上他依旧没心没肺,但心里面却也和朱瞻基一般权衡过当前局势。
在此之前,他很清楚,老爷子对他一直怀有愧疚之心,不仅是因为那一句承诺,还是因为他几次拯救老爷子于危难之间。
所以在老爷子“反悔”立下他大哥为太子之后,他便一直在对朱棣的命令阳奉阴违。
朱棣叫他去就藩?这当然可以!但他要的不是就藩,不是当一只被皇家圈养的猪,他要当皇上!
因此他要留在京城!在他看来,老爷子已经老了,而老爷子去世就是他的机会!
为此,他私下训练了三千私军,只等老爷子一去世就动手,挟持他那个体弱多病的大哥,直接登基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