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 第115章 朝野沸腾,年终结余

第115章 朝野沸腾,年终结余(1 / 2)

当吕宋的消息传回朝廷之时,朱棣对纪纲的忍耐已经到了底线,这是因为在检察院工作进程下,大量纪纲的犯罪事实已经传回了朝中。

其中包括朱高燨列举的几条罪证,此外还有建文旧臣陈瑛诬陷诛杀数十族,侵吞盐场数百万金,阉割良家幼童侍奉诸事,也有纪纲参与。

更别说纪纲掌管诏狱,当朝诸多大臣昔日落于其手之时,都没少被折磨,此时为了迎奉上意,大量其罪证被罗织而出。

掌握了罪证之后,朱棣明面上还是每日上朝下朝,学习着来自琼州的新知识,私底下已经布置了一张大网。

而因为中秋晚会的举动,庞英私信纪纲,使得纪纲欢欣鼓舞,以为自己圣眷正隆,于是大肆敛财。

自台州往广东,一路上凡是孝敬钱财者,虽有罪亦不贬,凡是未曾孝敬钱财者,无罪亦下狱。

一时间整个东南官场怨声载道,大量未曾贪墨的官吏惨遭迫害,甚至于就连富商也成了纪纲的目标之一。

仅仅是这一次南下,跟在后面的内宫宦官,便记载纪纲贪墨赃款超过三百万之巨,所墨赃款大半运回了纪纲老家临邑,少部分发放给各地指挥使,锦衣卫分部。

而查到此处,也让朱棣越查越是心惊,因为纪纲只是牵头,在纪纲身后还有大量隐藏于幕后的黑手。

其中除了锦衣卫和上下指挥使之外,还有朝廷百官,内宫宦官,甚至于一个个大明皇亲,都与其有牵扯。

最让朱棣难受的,便是朱高煦竟然也牵扯其中,在纪纲谋反的同时,他儿子朱高煦竟然贿赂纪纲,让其搜罗了大量能人异士作为幕僚。

朱高煦搞这些做什么呢?当然是为了造反!朱棣之前是觉得这个儿子有野心,可却没有实际证据,眼下得了证据,自然五内俱焚。

他本以为最该造反的老四没有造反,可最不该造反的老二,却实实在在就在他眼皮子低下造反。

这对于性格无比强势朱棣来说,自然难以忍受,甚至于当场召集朱高燨与朱高炽等人,准备将朱高煦贬为庶人。

对此,朱高炽自然极力劝解,直言道:“老二虽有不法之举,却有奸人蒙蔽之过,如今国朝南征,正是用人之际,岂可因事而坏大将?”

他一说罢,朱高燨也劝道:“有罪者往昔也,往昔不同今日,二哥已然遣散部卒,可见已经悔过,不妨戴罪立功!”

他二人一劝朱高燧自然也劝,三人同时劝解,朱棣也不好再一意孤行,索性将朱高煦相关罪证按下不表,等待日后再观成效。

就在这样调查了几个月之后,南边大捷的消息传来,一时间朝野沸腾,因为南征不仅大捷,还有大量缴获!

奴隶就不用说,可以卖给士绅大族换取钱财,此外尚有金银珠宝,累计百万贯之多。

纵使有一部分要用来犒赏三军,可也是几十万贯入帐,对于空虚的大明国库来说,可谓一笔不小的回款!

在这样的风向之下,满朝尽是称颂之声,有的赞扬朱棣英明神武,有的赞扬张辅、朱高煦治军有方。

当然,也有少数御史上表,谴责南征军杀戮太过,言说彼等虽为蛮夷,亦慕汉化云云,总之,南征军杀得太多了,有违儒家仁义之道。

可这些人毕竟是少数,在消息没有传开之前,还能有一点话语权,可随着新一期大明日报发布,明军得胜的消息就传到了百姓耳中。

一时间,整个应天府上下都是讨论此次南征成效的声音,毕竟吕宋可是有金沙和玉米的。

金沙虽然和百姓关系不大,却和南征军有关系,而南征军大多出自于应天府内,这就和百姓扯上了关系。

故而在十二月,应天府的百姓们就在各处打听谁家儿子参加了南征,一获取准信,立即就有媒人上门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