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 第131章 兵临国都,遣使献降

第131章 兵临国都,遣使献降(1 / 2)

永乐十五年七月,在历经了两个多月战事之后,整个渤泥国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

本来,渤泥国作为南亚大国,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其领土面积涵盖了如今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土,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

再加上南亚特有的热带气候,使得这里的人口密度较大,相较高丽、倭国等地,都有更大的战争潜力。

可也因为此处拥有巨大的战争潜力,反倒导致渤泥国的百姓并没有北方那般团结,物质丰富带来的是百姓的离散。

在琼州跨越时代的进攻面前,渤泥国完全不是对手,随着蛟龙号展开环岛攻势,勃泥的失去了沿海的大部分统治。

而沿海恰恰就是渤泥国的精华地区,没了沿海,就没了兵源、没了军粮,也没了外在的援军。

至七月初三起,朱高燨的兵马对渤泥国的都城斯里巴加湾,形成了合围之势,将渤泥国的国王与贵族死死困在了此处。

斯里巴加湾的意思,便是统治者的港口,此语源于马来语,与渤泥国的建国之路息息相关。

常年的海运,让这一处港口新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城市,其内有上万居民,由周边四个城市拱卫。

其东南西北都有群山环绕,易守难攻,如果来犯之敌是来自于陆地,那渤泥国的士兵完全可以据险而守。

而朱高燨的兵马却是来自于海上,越过了重重山峦阻隔,直接驻扎在了斯里巴加湾所处的平原上。

六千余兵马搭建起了营寨,正位于斯里巴加湾西侧,而到了此处,朱高燨却直接按兵不动,并没有进行攻击。

面对明军的态势,城内的国王瑕旺和一众贵族自然都十分不解,他们不明白,这位明军的将领,为什么要按兵不动。

可朱高燨不动,他们却不能不动,因为现在大量贵族为了逃避明军的抢掠,全部集中在了国都。

这些贵族前来之时,还带有大量的奴隶和士兵,这让一座本来只有上万居民的都城,此时汇聚了超过四万人!

超过三倍的人口,极大的增加了都城的负担,住所是一方面,吃喝拉撒又是另一方面。

由于南国物资丰盛,常年炎热,食物难以存储,使得渤泥国的平民百姓,并没有储存粮食过冬的习惯。

三倍之多的人口涌入,带来的是巨大的粮食缺口,仅仅三天时间,就有不少奴隶开始断粮断水。

也就是说,只要朱高燨继续停在城下,只需要再过一段时间,都城恐怕就要陷入易子相食的境地。

对此,贵族们开始鼓动瑕旺突围迁都,趁着现在朱高燨还没有攻打城池,抢先一步进入东部山区。

而后凭借渤泥国东边复杂的山林地势,来阻碍明军的进攻,拖到明军退军之后,再行出来夺回故土。

可在贵族们鼓动之时,渤泥国内的中原移民,却开始鼓动瑕旺献城投降,让其不要在做无谓的反抗,直接投降保住百姓。

他们自然也是有他们的理由的,一则,现在朱高燨虽然是远征,可这支兵马是来自琼州,从渤泥国以北,南沙、中沙、西沙,数百座岛屿都在朱高燨的掌控中。

这使得朱高燨的补给线看似漫长,实际上一点压力都没有,来自琼州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通过海运南下。

二则,朱高燨这一次不是单纯的出兵,在战争的同时,朱高燨采用了一种前无古人的方式收拢民心。

眼下,沿海的肥沃土地已经被朱高燨发给了百姓,拖时间越久,百姓就会越支持朱高燨。

不用太久,只要三五个月,即便到时候朱高燨退兵了,瑕旺这个渤泥王也当不长久,那些得了土地的百姓,会自发反抗勃泥王的通知。

简而言之,瑕旺的统治基础,贵族已经不再拥有力量,瑕旺要想继续当国王,就要接受大明朝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