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初三,大明朝的初雪早早已经到来,而在内宫之中,朱棣正在暖阁之内等着消息。
同一时间,在此的还有一众阁臣与朱高炽、朱高燨、朱高燧等人,他们在等待消息,就是商贸远航公司股票的消息。
对此,无论是朱棣还是朱高燧都是兴致勃勃,朱棣自不用说,朱高燧自从入京之后,就在朱棣的命令下,买入了不少远航公司的股份。
依照当初的出资比例,此时远航公司股东一共六个人,朱高燨和琼州是毫无疑问的大股东,占了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另外朱棣与朱高煦,一共百分之三十,至于朱高燧和朱高炽等人,每个人都有百分之一二的股份。
其余股份都已经挤出来,准备日后稀释,而这一次发股,一共发了一亿股,每股作价十钱,总价值一百万贯,占据了总股份的百分之十。
可以说,众人是赚是赔,就看今天上市的结果如何,一旦股市被卖爆,那以后商贸远航公司将再也不缺资金。
所以对于朱棣和朱高燧来说,今天的结果就是实实在在的钱,收市的价值越高,他们赚得越多。
至于朱高燨和朱高炽,对这个结果则是并不太关心,因为朱高燨现在的个人财富已经不可估量,用富可敌国来说都有些谦虚。
所以股份这东西,即便涨得再多,也不过赚个几百万贯而已,对朱高燨个人并不算什么大钱。
他看中的,是能不能开一个好头,只要培养起了大明百姓买股票的习惯,那以后向外扩张将无往不利。
同样的,资本的价值会随着扩张不断增长,他这些股份的价值也会水涨船高,最终赚取几十上百倍的利润。
而对于朱高炽而言,则是纯粹的没有投入多少资金,无论是商贸还是矿业,他都只投入了两千五百贯。
换算下来,甚至没有周逸尘玩上一场的支出,即便股价涨上一两倍,他也赚不了多少钱,也就是胜在参与。
故而此时朱高炽相交朱棣来说更为平稳,甚至有心情一边等,一边帮助朱棣处理来自各地的奏折。
与他们相比,内阁众臣便更为轻松的,都在看着奏折,不是咳嗽一两声,显得极为安静。
而与此同时,应天府证券交易所前,大量的市民却已经守在了这里,就等着巳时开市,看看今日的新股会不会有涨的趋势。
只见交易所前,大量商人士绅守在此处,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大量宝钞,周边围着各种护院。
而在外围,百姓们三三两两,围在门口各自讨论,有得在求神拜佛,祈祷自己昨天买的股票今日暴涨,有得则是拿着报纸各种分析。
唯有周逸尘一脸淡然的隔壁茶楼喝着茶,看着清晨早报,样子十分悠闲,在他面前则有不少商人正在求告。
只见一个胖乎乎的商人吸溜了一下鼻涕道:“逸臣老哥,咱们哥俩也算老交情了,你能否给哥哥一个准信,今天这远航公司,有没有买头?”
他一说话,周围的浙商们也纷纷点头道:“是啊,这股票我等也不太懂,不过听说会买就能赚钱。”
“你老哥也算第一个赚大钱,今日我等就指着您老指路,你说个准话,到底能不能买?”
这些人,都是从松江府赶过来的各大商人,论起消息灵通,他们可算是大明眼下排第一的群体。
毕竟松江府改革已经两年,这些人都从中获取了不少利益,已然认定了凡是朝廷认准的,那就是有利可图。
故而一看到商贸远航公司上司,他们就如闻着血腥的动物一般,揣着大量钱财来到了此地。